前進中的蘇聯大集體農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05375
颗粒名称: 前進中的蘇聯大集體農場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4月1日,当代日报刊登的对蘇聯大集體農場的介绍。
关键词: 蘇聯 大集體農場 介绍

内容

新華社駐莫斯科記者李何
   今年一、二月間,蘇聯各地的集體農場照例都舉行了報吿和選舉會議,來總結去年成績,討論今年計劃和改選領導機構,集體農場制度和大生產的優越性,已在這些總結和計劃中鮮明地表現出來。
   ×××
   斯塔夫羅波爾州卜李克內西區,有一個柴伯耶夫集體農場,是由四個小的集體農場合併成的。這個集體農場合併不過一年多,但由於經濟力量的加强,它的生活中出現了新的氣象:電氣化。去年,它的十個打穀場中有八個電氣化了。用電力打了八百多萬公斤(每公斤合二市斤)的商品穀物和做種籽用的穀物,因而節約了四千多個勞動日。磨玉米、預備飼料、擠牛奶、搥蔴、造磚、打鉄等都用電力。集體農場的各個部門現在共有三十部發電機在工作着。集體農民差不多家家都裝有電燈和無線電收音器,而且廣泛地使用着電爐和電熨斗。
   這個擴大後的集體農場,已能够更好地使用先進技術,更高地發揮耕作能力。它的主要穀物的收穫量去年都超過了計劃。在種冬麥的二千八百三十五公頃(每公頃合十五市畝)的土地上,每公頃收了二千零三十公斤;種向日葵的五百十二公頃土地上,每公頃收了一千四百公斤;種玉蜀黍的五百三十四公頃土地上,每公頃收了二千六百一十公斤去棒後的玉米。今年集體農場將完成預定在十五年內完成的造林計劃。
   柴伯耶夫集體農場有自己的葡萄園、果園和菜園。它在一年中建立了年產百萬塊磚的造磚厰,建築了容納千隻綿羊的羊圈和馬廐、牛欄、猪圈;這些建築物都是磚瓦蓋的。
   柴伯耶夫集體農場的公積金去年已大大增加了。它現在擁有公積金五百萬盧布。這是集體農場向前發展的雄厚資力。
   ×××
   坦波夫州摩爾山斯基區的「共產國際」集體農場,是一年半前由三個集體農場合併的。這個合併後的集體農場能够更好地組織勞動,使用機器和採用科學方法。它擁有兩個農藝師、一個養畜師、一個獸醫。它的土地施行了牧草輸種制,很好地耕作和施肥,播種了優良種籽。農場的播種和收割等農作過程已經加快了。雖然去年氣候不好(春播時有點旱,穀物滿漿時颳旱風,收割時下雨),但是,穀物的收成依然很好,每公頃地比前年多收了六百二十公斤。穀物收穫量平均每公頃收了一千七百三十公斤,其中冬麥每公頃收了二千三百公斤以上。去年在每一百公斤穀物上所花的勞動,比起合併前減低了百分之二十五。這個集體農場有乳牛場、養羊場、養猪場、家禽場和良種走馬場。
   「共產國際」集體農場總收入,已從前年的五十八萬七千盧布提高到去年的一百十五萬八千盧布。勞動日的報酬也提高了。去年每個勞動日的報酬是:三公斤糧食、二·八公斤洋芋和蔬菜,外加六個盧布。集體農民查伊茨一家去年所得的勞動日報酬共五千二百四十二公斤穀物、三千四百四十公斤洋芋、一千一百四十七公斤蔬菜,和一萬零六百盧布。這樣的農戶為數並不少。每個集體農民平均得到三百五十個勞動日報酬,也有得到七、八百個勞動日的報酬。
   、集體農民的文化需要增長了。家家戶戶都有無綫電收音器、報紙、雜誌、書籍。除黨員以外,非黨員也學習聯共黨史。許多集體農民進了農藝和養畜技術訓練班。有一個叫做亞爾柴科夫的靑年在報告和選舉會議上說,集體農場的人們過去一年中長了一個頭,「我們現在登上了新高峯,從這裏來看周圍更清楚了。」
   ×××
   擴大後的集體農場,由於經濟力量和人力的加强,不但能够迅速地發展農業,而且能够順利地興辦文化設施和土木建築。烏克蘭米耶里托波爾區一共有二十七個集體農場,它們去年的收入都大大增加(其中二十四個集體農場已成爲「百萬」集體農場),每個集體農場都設有圖書舘。全區有一千八百八十個男女集體農民在三年制農藝和養畜技術訓練班學習,今年將培養出九百五十八個專門人材。鄂木斯克州莫斯卡連斯克區所有的集體農場,去年共建立了六座造磚廠,六十六座養畜房及其他公共建築物。其中,加里寧集體農場建立了年產二十萬塊磚的造磚厰,建築了能容納一百三十條猪的猪圈、三百五十隻羊的羊圈、二千五百隻家禽的禽舍,晒穀場、和有三百五十個播音器的廣播站。
   農業科學和農業生產結合的活動,在擴大後的集體農場中更有效地進行着。莫斯科州布羅尼茨基區「戰士」集體農場有一個「農藝之家」。它只有三個工作人員:農藝師、種籽培養員和化驗員,但它受到全體集體農民的支持。除了在化驗室化驗穀物和土壤之外,它所有的實驗工作都是經過生產隊在田間進行的。例如,它去年秋天在種冬麥的一百三十五公頃土地上,每公頃同時種兩三公斤芥子。到下雪前,芥子已長約半公尺高,它所積的雪比平常多一倍,對冬麥非常有利。「農藝之家」常常從各農業研究機關取得幾公分的新種籽,加以培育,不僅自己够用,還能供給別的集體農場。凡是「農藝之家」實驗成功的東西,向集體農場管理部作報告,經過生產隊討論和管理部批准之後,立即普及到全集體農場去。例如,一九五零年在十七公頃土地上用方形窩種法實驗了三種洋芋,成績很好,一九五一年就用這種方法窩種了約三百公頃土地的洋芋。莫斯科州列寧區列寧集體農場,爲了適應人們對於提高知識的要求,加强了演講會的活動。義務演講員從原來的十三個人增加到現在的三十個人。除了本農場的敎員、醫生、農藝師、養畜師之外,還聘請了本農場的先進集體農民作演講。遇有自己力量不能够回答的問題,也請外面的專家來幫助。演講在俱樂部進行,農忙的時候在田間進行。去年農場建立了「生產隊日」制度:每週週末各生產隊舉行工作總結和計劃會議。演講會也抓住這種場合舉行,針對各生產隊的具體需要作演講。去年共作了二百次演講。講題除了一般政治和科學知識以外,根據對象和季節的需要来决定。例如,在春耕前,進行了「正確地耕地是豐收的基礎」、「肥料及其使用」、「怎樣提高收穫量」等等演講。
   ×××
   像許許多多集體農場一樣,佛羅內茲州布瓊尼區斯大林集體農場農民,根據國家所規定的任務,在二月間訂出了一九五二年生產計劃。
   斯大林集體農場有六千八百八十二公頃土地,其中耕地佔四千一百二十公頃。它去年穀物和牛乳的產量比前年增加了百分之五十以上,公積金增加了五十八萬六千盧布,蓋了十二座生產建築物,添置了電氣擠乳機。今年國家給它的主要任務是提高農作物的收穫量。它今年要把穀物收穫量比去年提高百分之三十四以上。這是靠更好地組織勞動和更好地使用先進農藝來保證的。第一,更好地使用拖拉機,更好地耕地。在固定的拖拉機隊的合作下,這個集體農場百分之八十五的冬季作物已種在休耕地上,今年有百分之九十的春季作物將種在去年秋耕過的地上。第二,建立生產隊的負責制。每個生產隊負責一定的耕地。五十五到六十人的生產隊照管着六十到七十六公頃的耕地。根據不同的條件,規定各生產隊應完成的任務。第三,注意普及科學成就和先進工作者的經驗。例如,採用輪種制時,根據對收穫量的影響確定播種作物先後次序,所有耕地都將播種適宜當地條件的優良種籽。已種的二百公頃土地的冬麥作物,是採用比行列播種法收穫量爲高的格子形播種法。
   蘇聯大集體農場就是這樣鞏固着、前進着。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李何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