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專署發出關於將冬學轉入常年民校的指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04976
颗粒名称: 嘉興專署發出關於將冬學轉入常年民校的指示
分类号: G529
摘要: 1952年3月,嘉興區專員公署爲了作好一九五一年度冬學結束工作,使農民教育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與提高,並順利地將冬學轉入常年的工農速成初等學校及農民業餘初等學校,特作出指示。
关键词: 农民教育 冬学 工農速成初等學校

内容

(本報嘉興訊)嘉興區專員公署爲了作好一九五一年度冬學結束工作,使今後的農民教育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與提高,並順利地將冬學轉入常年的工農速成初等學校及農民業餘初等學校,特作下列的指示。
   一、各縣冬學,一般可在三月廿日以前結束。所有冬學即應積極準備轉入工農速成初等學校及農民業餘初等學校。各冬學,各縣、區農民業餘教育委員會,應結合評選優秀份子,通過羣衆進行全面工作與學習的總結,指出成績與缺點,充實開展工農速成初等學校與農民業餘初等學校的經驗。各冬學在進行總結及評選優秀份子中,應着重向廣大農民進行長期學習及繼續學習的敎育,避免產生「冬學結束就是學習結束」的思想,鼓勵他們繼續進修並熱心辦學,給設立工農速成初等學校及農民業餘初等學校奠定必要的思想基礎。
   二、根據浙江省人民政府文敎廳的指示,每區設立工農速成學校一所;由縣人民政府領導,定名「××區工農速成初等學校」修業期間三年,畢業後入工農速成中學或其他中等學校。每鄉設立農民業餘初等學校一所;由各級人民政府領導,定名「××鄕農民業餘初等學校,修業期間五年,畢業後得升入業餘中學或其他中等學校。各區、鄉人民政府即應會同各級農民業餘教育委員會,共同籌備、研究,動員羣衆,解决困難等具體工作,並擬定設立計劃報各縣人民政府審核。各縣人民政府應於三月三十一日前將各區工農速成初等學校及各鄉農民業餘初等學校設立情况及工作經驗報吿本署。
   三、各縣即應根據浙江省人民政府文教廳一九五二年二月七日社字第一七三號通知,選拔各工農速成初等學校及農民業餘初等學校校長人選(一般分別兼任區鄕文敎委員會主任)。校長人選的條件:㈠中農以下成份的農民與工人。(二)具有高小畢業以上文化程度。(三)政治純潔歷史淸白者。各縣可根據條件自小學教師中選拔,由縣人民政府决定,報浙江省人民政府文敎廳及本署備案。各校校長供給,各縣可編造預算,報省文教廳核撥。
   四、在浙江省人民政府文敎廳關於各校人事編制未公佈前,各縣可根據需要,暫自教師優秀份子中選拔適當人選,動員担任工農速成等學校及農民業餘初等學校的義務教師。單級學校校長兼任敎師。
   五、工農速成初等學校校舍,各縣可根據條件在沒收地主房舍、廟宇或公產中適當的解决;農民業餘初等學校校舍,儘可能在當地小學中附設,或由當地政府適當解决。
   六、凡十八歲以上四十五歲以下農民或鄕村工農幹部和其他失學勞動者,不分性別,均得吸收入工農速成初等學校學習;凡十三歲以上的廣大農民羣眾,尤其是其中的鄕村幹部、民兵、靑年團員、積極份子均可吸收入農民業餘初等學校學習。各校應根據學員文化程度進行編級。
   七、在課本未統一規定前(課程略),可採用浙江省人民政府文教廳出版的「農民課本(適合於高小程度者可採用高小課本)爲文化敎材;以「華東農民」、「農民大衆」及「浙江日報」等爲政治教材資料。
   八、各工農速成初等學校及農民業餘初等學校,除校長一人,由省人民政府文敎廳供給外,其餘費用均依靠收費及依靠羣眾設法解决。工農速成初等學校收費標準可按當地小學收費標準進行收費;農民業餘初等學校收費標準暫定每學期二十斤大米。家庭確實貧苦者可申請減免費(需有村、鄉人民政府或農會證明),但減免費名額,在工農速成初等學校不得超過百分之三十,在農民業餘初等學校不得超過百分之四十。
   九、工農速成初等學校及農民業餘初等學校具體實施方案,另用浙江省人民政府文敎廳統一規定,如日後該項規定與本署指示有抵觸時,應按浙江省人民政府文敎廳規定執行。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机构

嘉興區專員公署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嘉興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