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厚的革命感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04472
颗粒名称: 深厚的革命感情
其他题名: ——隨浙江省老根據地訪問團紀行之五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3月20日当代报登载老根據地人民對毛主席和省府譚主席的愛戴是無法形容的。
关键词: 老根據地 毛主席 愛戴

内容

本報記者烏鵬廷
   在整整四十天的訪問中,使我們深深的感覺到老根據地人民對毛主席和省府譚主席的愛戴是無法形容的。
   我們去龍泉縣訪問時,正遇到大雪紛飛,路滑難行,該縣住龍鄕的老根據地人民聽到譚主席派來的人到鄉裏來了,漏夜動員全鄉羣衆將十里長山路上的積雪掃開,来歡迎我們;遂昌縣湖山區的老根據地人民也以趕修水利、迎接春耕來作為歡迎訪問團的獻禮。訪問團路過老根據地的每一鄉、每一村時,當地羣眾所組織的歡迎、歡送隊伍,有時長達到三里路長,不論雨天雪地,他們總是在離村五里路外列隊歡迎;每當訪問團結束工作、行將離去的前夕,他們又圍住訪問團的住處,久久不去,使訪問團每個同志都感到和老根據地人民依依不捨。老根據地人民的這種深厚的感情,是對毛主席、對省府譚主席的敬愛的具體表現,正如他們常說的「我們有了田,我們出了頭,毛主席的恩情說不盡」。
   譚主席的禮物
   譚主席囑咐訪問團帶給老根據地人民的禮物:慰問信、醫療隊和電影,受到普遍歡迎。老根據地人民在讀着譚主席寫給他們的信時,一字一句的,莊重而嚴肅,不認識字的,靜坐在旁邊聽,每一個人都是全神貫注,眞如一個年老的代表所說:「我讀着、讀着,像看到了譚主席親自到這裏來和我們說話一樣。」他們將慰問信高貼在屋子的最正中壁上,表示這是最大的光榮。
   老根據地區都在偏僻的深山裏,醫療設備很差,患病的人很多,訪問團的醫療隊在六個鐘點裏,共診治了一〇二三人,其中僅稠門鄕一個鐘點診治的人數即達三九九人。在醫治中,有些患病的人,都是在革命鬥爭中受過傷的,因無錢治療或當時不敢公開治療,一直拖延下來,對這些光榮的負傷者,醫務人員在藥械配備不齊全的情形下,都悉心的爲他們醫治;不能行動的,便攜帶藥品前往治療。爲了幫助當地區、鄉人民政府宣傳婦嬰衛生,還召集了三次婦女大會,講解婦嬰保健工作。老根據地的人民都說:「譚主席太關心我們了,病好了,一定要加緊生產來報答。」縉雲縣稠門鄉的一個叫李源寳的病人,因偶不小心將醫療隊配給他的藥丟失掉,急得什麽似的,醫療隊再配給他,他一定不要,他說:「這是譚主席千里迢迢帶來的,我一定要找到它,現在病人多,藥不够,我隨便的丟掉,如果補給我,別人就少了。」最後,他終於找到了丟失的藥品,才高高興興的回去。
   爲了讓極大多數老根據地的人民都能看到電影,訪問團的電影放映隊每次放映時,總是找地點最適中的場所開映,總共放映了十三場,有六萬四千七百人看到了電影,其中有許多羣眾爲了看看譚主席帶給他們的電影,遠從三十里外趕來,從電影中看到了他們自己過去在革命鬥爭中的影子,激勵了他們對建設的信心,使他們更提高了今後爭取更大光榮的决心。
   代表會議的收穫
   召開老根據地人民代表會議是這次訪問工作中重要的一環,代表們開了會議返回到各鄉、各村,便召開羣衆大會,傳達人民代表會議的精神。如遂昌縣湖山區老根據地人民代表會議結束後,代表們回到鄉裏、村裏,第二天就召開了羣衆大會;湖山鄉一、二、三村召開的羣衆大會,到會的羣衆有二百餘人,由代表宣讀了譚王席給老根據地人民的慰問信,報吿了訪問團的來意,傳達了全國兩年來勝利形勢;幹部們又在會上檢討了自己缺點,表明了今後對工作的態度;軍屬吳法榮在參加了羣眾大會回去後,即寫信告訴他在朝鮮的兒子說:「毛主席、省府譚主席眞關心我們、派了訪問團來村裏看我,你要多打死幾個美國佬,才對得起毛主席、譚主席!」又如湖山鄉第四村的婦女過去開會常到不齊,這次聽說出席訪問團召開的人民代表會議代表回來傳達,不但都參加了大會,而且都表示了態度,要加緊生產來報答毛主席、譚主席的關懷;第三村民兵和婦女還相互挑戰,爭取做工作模範、生產模範。有些村子在召開羣衆大會後,認爲還不够,又召開了幹部會議,會上具體討論了工作。如湖山鄉第五村的幹部會議决定將村中需要一百五十個工才能完成的一口塘,爭取二天完工;又訂出積肥辦法。有幾個村在羣衆大會上當場提出保證:今年不管天多旱,一定要增加生產一成半。通過代表的傳達,擴大了訪問工作的政治影響,提高了羣衆的積極性;同時通過人民代表會議的敎育,也使每個出席會議的代表回到鄉裏或村裏,更積極地起了帶頭模範作用,代表會議並對當地的各項工作起了有力的推動作用。
   寳貴的榮譽
   對過去堅持革命鬥爭中有貢獻的、或是表現良好的鄉、村,以及個別有功人員,這次都分發了絲織毛主席像。接受到這份榮譽的鄉、村或個人,都一致表示要以更大的努力來爭取更大的光榮。
   訪問團並在龍泉縣的住龍鄉、遂昌縣的大拓區舉行了公祭烈士大會,公祭場所都是烈士們過去在革命鬥爭中工作過的地方,覩景思人,更加深了對敵人的仇恨,參加公祭的羣衆一致喊出了紀念烈士要加强抗美援朝。在龍泉公祭張麒麟烈士(一九三六年時的中國共產黨浙閩邊區委會書記)時,曾掩護過烈士的烈屬葉根珠在公祭大會上流着淚說:「那時當我聽到丈夫和反動派鬥爭死掉,我沒掉眼淚;聽說張烈士犧牲了,我流淚了。」她因流淚過多而紅腫的眼睛,一直到回去時還未消退。
   前進中的人民
   老根據地人民是有着革命的光榮傳統的,解放以後,雖然生活上困難很多,但並沒減低老根據地人民的鬥爭精神。對祖國的號召,總是爭先完成或超額完成。如參軍運動,遂昌縣湖山區全區四百餘人參了軍,報名時有一千人以上,平均每戶都有一人報名;捐默運動中,縉雲縣盤溪區全區規定四千萬元,結果超額捐獻六千一百萬元,這個數字是在許多羣衆吃靑菜、苦葉菜的日子下增產出来的。在繳糧工作中,老根據地是普遍繳得旣快、糧食又乾淨,縉雲縣舒洪鄉一天中繳淸三十萬斤;遂昌縣梭溪鄉所繳的二十萬斤糧食,粒粒結實而又乾淨。
   毛主席題給老根據地人民的「發揚革命傳統、爭取更大光榮」十二個字,老根據地人民是牢記不忘的。如出席遂昌縣湖山區老根據地人民代表會議的代表謝雨辰說:「毛主席、譚主席關心我們,像爺娘一樣,我們只有把工作做好來報答。要牢牢記住毛主席說的話「發揚革命傳統、爭取更大光榮」。」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烏鵬廷
责任者
毛泽东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龍泉縣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