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豐產模範看齊,開展豐產運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04446
颗粒名称: 向豐產模範看齊,開展豐產運動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3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農業部發表了獎勵一九五一年度農業豐產模範的第一批名單。
关键词: 農業部 發表 豐產模範名單

内容

中央人民政府農業部副部長張林池
   中央人民政府農業部十六日發表了獎勵一九五一年度農業豐產模範的第一批名單。這些豐產模範是在去年愛國豐產運動中湧現出來的帶頭人物,是廣大人民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的鮮明旗幟,是我國發展農村生產力的一支先進部隊。他們用事實證明了我國農業生產蘊藏着無限的潛在力量,充分地發揮這種潛在力量,我國農業生產單位面積產量,必可迅速提高。
   這些豐產模範,創造了我國農業生產史上從來未有的高額產量的新紀錄。他們的水稻產量,一般地超過了全國平均產量的二倍至三倍,其中河北省寧河縣大陳莊生產合作社楊振儒小組的水稻,每市畝產一千六百三十斤,超過全國平均產量四倍半。他們的小麥産量,一般地超過了全國平均產量的五倍,其中陝西省史安福的小麥,每市畝產八百一十斤,超過全國平均產量七倍以上。他們的棉花產量,一般地超過了全國平均產量五倍,其中山西省曲耀離的棉花,每市畝產九百一十二斤,超過全國平均產量九倍多。其中穀子(粟)、玉蜀黍大豆及薯類的產量也都大大地超過了普通產量。
   這些豐產模範的出現,是雄辯地說明了新民主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在反動統治時代,農民受着帝國主義、封建勢力、官僚資本主義的重重壓迫和剝削,過着悲慘的生活,以至連單純的再生產都維持不住。在這種情况下,農民沒有條件也沒有心情提高單位面積產量,豐產模範是根本不可能出現的。創造每市畝產小麥八百一十斤新紀錄的史安福的經歷,就可以說明這一情况。在國民黨反動統治年代裏,史安福一家七口人,只有三分旱地。他租種着一畝九分五厘水地,每年要把收穫量的百分之七十繳給地主。在這種情况下,怎麽能够希望提高產量呢?新中國誕生後,驅逐了帝國主義的勢力,粉碎了蔣介石匪幫的反動統治,廢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度,把農民從數十年來被壓迫被剝削的苦難中解放出來,這就給發展農村生產力創造了無比優越的條件。共產黨和人民政府實行了獎勵和扶持農民生產的政策,領導農民組織起來,並在技術上和物質上給以大力地援助,從而在農村中,開展了大規模的愛國豐產運動。因此,農村生產力迅速地向前發展,各種作物產量不斷生長增高,豐產模範大批地出現,這已經成了新中國農村經濟發展的必然的趨勢。
   在人民的新中國,每一個勤勞耕作的農民,都有可能成爲豐產模範。有人說豐產模範所以獲得高額產量,是因為他們的生產條件特別好。這種說法是不對的。這些豐產模範所耕種的土地,並不是特別肥沃的土地,他們中間的某些人住在山區,自然條件和土地的質量還是很差的。那末,他們怎樣創造出比別人特別突出的成績呢?這是因為他們積極地響應了共產黨和人民政府提出的愛國豐產的號召,組織起來!放手發展生產。他們在培育作物的過程中,不但繼承了我國農民長期向自然進行鬥爭的豐富經驗,並且接受了許多新的技術,從而創造了一整套的先進豐產技術。例如山西省解縣棉花豐產模範曲耀離,全面改進技術,發揮各項增產因素。「聯因互補」累進增產的作用,創造了每畝產籽棉九百十二斤的豐產紀錄。江西省彭澤縣棉花豐產模範吳宣文,創造了「苗期防澇,伏天抗旱」的耕作方法,雖然在江南春季多雨,夏季亢旱的自然條件下,還達到了每畝產籽棉八百八十一斤的紀錄。所有豐產模範的事蹟完全證明,他們的生產條件並不比別人特別優越,只是由於他們比別人特別積極勞動,並善於鑽硏生產技術,戰勝各種困難,因而獲得了光輝的成就。所有豐產模範的先進經驗,都是我國勞動人民的寶貴財產,都是我國農業在目前條件下達到豐產的最有效的辦法。
   豐產模範不僅是生產戰綫上的積極分子,而且是農民羣衆中的政治覺悟最高和思想最開展的人物。如果沒有這個重要條件,他們的豐產紀錄也是不可能創造出來的。他們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各種號召,他們是執行政府政策的積極帶頭者。例如曲耀離,他不僅在生產上創造了優異的成績,而且在售棉儲棉運動中,也是愛國售棉模範。例如張德芳,他在抗美援朝運動中,表現了最高的覺悟程度。他種了七畝棉花,就捐獻了七百斤籽棉。這些豐產模範,積極參加互助,領導和提高互助組。他們對新鮮事物有最敏銳的感覺,願意首先採用各種新式技術。所有這些,都是豐產模範所以能够獲得光輝成□的原因。
   豐產模範的事蹟吿訴我們:提高單位面積產量,是廣大農民都能够做得到的。不論是在生產已經恢復的地區,或是正在恢復的地區,不論是在自然條件良好的地區,或是自然條件不够好的地區,都是能够做得到的。那些認為「生產已經到頂」,只有擴大耕地面積才能增加產量,只有在耕作條件良好的地區才能提高產量的說法,都是錯誤的。曲耀離的棉田,一九五〇年每畝產七百四十五斤,一九五一年每畝產九百一十二斤,估計今年每畝可生產棉花一千斤。察哈爾省的豐產模範楊順金,住在山區,他的耕地土質很壞,去年又遭受了嚴重的旱災,但是由於他在耕作上採用了一系列的防旱抗旱的措施,他的旱地穀子,竟創造了每市畝產七百九十斤的豐產紀錄。由此可見。耕作條件是壞的地區不能提高單位產量的說法,也是毫無根據的。
   認眞地總結和推廣豐產模範的先進經驗,引導廣大羣眾在豐產模範的旗幟下前進,這就是羣衆路綫的領導方法在農業生產上的具體運用,這對於普遍提高單位面積產量有着重大的意義。先進豐產經驗,是我國廣大農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的勞動成果,是我國勞動人民的最寶貴的財產,普遍推廣這些經驗,將爲我國廣大農民和我們的國家增加巨額財富。因此,各地應通過各種會議、廣播、報紙、畫刋、幻燈等一切可以採用的形式,廣泛地宣傳豐產模範的事蹟,作到家喻戶曉。並舉辦短期的技術訓練班,傳授豐產經驗。發動互助組、農業生產合作社、農村技術研究組等,仔細地討論豐產經驗,並根據當地情况,吸取這些經驗,改進自己的耕作技術。在今年的愛國豐產運動中,要極大地發揮廣大農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開展一個廣泛地、熱烈地學習先進經驗的運動,展開農村改進耕作技術的熱潮。現有的豐產模範應當不驕傲不自滿,繼續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耕作技術,耐心地團結廣大農民在比去年更大的耕地面積上,創造更高的豐產紀錄。許多豐產模範已訂出了提高產量的計劃,如陳永康等今年已訂出每畝產水稻一千五百斤的計劃;曲耀離等也訂出了每畝產棉花一千斤的計劃;這種積極爭取高額產量的精神是很好的,値得學習的。全國農民要一致動□起來,向豐產模範看齊,爲普遍提高單位面積產量而奮鬥!豐產模範們,繼續前進,爲創造今年農業增產更高的新紀錄而鬥爭!(新華社北京十八日電)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張林池
责任者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