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南老根據地人民的生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04259
颗粒名称: 浙西南老根據地人民的生活
并列题名: ——隨省老根據地訪問團紀行之四
分类号: D676.5
摘要: 1952年03月17日登载了浙西南老根據地人民的生活——隨省老根據地訪問團紀行之四。
关键词: 生活 全村 勞動力

内容

本報記者烏鵬廷
   這次隨浙江省老根據地訪問團第三分團去浙江西南部縉雲、雲和、龍泉、遂昌等四縣老根據地區訪問,和當地人民接觸中,看到了老根據地人民今天的生活還大多是處在貧窮,困難中;這一帶過去流行着三句描述羣衆生活的諺語:「火籠當棉襖辣椒當油炒、火篾當燈照。」諺語中所描述的情况,現在仍可在那裏看到。我們在訪問雲和縣老根據地一個叫高峯的村子裏時,看不到一個人穿棉衣,那時正是穿着棉衣烤火還感到寒冷的日子。在我們訪問的一戶叫雷阿女家裏,全家七、八個人祗有兩條單薄的夾褲,大夥擠在燒着火的土坑上,用簑衣遮蓋着身體。根據我們的調查:這個村上有十戶人家沒有一條棉被,以蔴袋、簑衣代替;在這個村子裏廿二歲的女人沒有褲子穿,是普遍的。我們到縉雲縣盤溪區時,又看到極大多數的農民所吃的都是玉蜀黍和苦葉菜,每天還只吃兩餐;我們訪問一戶在該區算是中等生活的人家,他家裏一年只能吃到四個月大米,而這所謂能吃到大米,也只是一大鍋靑菜裏飄浮着可以數得出的米粒而已。我們爲了更進一步了解當地人民的生活情况,又重點的進行了典型村、戶的生活調查。
   在縉雲縣,我們調查了該縣盤溪區章村鄕的典型□滑源村。該村的特點是山多樹少,人多地少,全村共有二九四人,有勞動力的一〇三人;全村可耕的田有八十四畝九分,可種的山地有四十八畝二分,平均每人佔田二分八厘、地一分三厘。主要生產品:田以稻、麥為主,收成好的,一畝田可收稻三二〇斤,麥七十斤;山地以玉蜀黍、蕃薯爲主,每畝可收三〇〇斤;平均每月□養牛、豬或鷄—隻到二隻,因土特產不能外銷,大多自宰自食。副業生產雖有桐子、鎢礦(全區範圍)、醃製火腿等,但是爲數甚微。全村生活來源除田地收成外,主要是靠出賣勞動力到外縣去燒炭。
   典型戶:濳連溪家,貧農,六口人,有勞動力的一人,有田一畝八分、山地七分,田每年可收稻谷三五〇斤,山地全年可收洋芋四〇〇斤,蕃薯二〇〇〇斤(全部自吃),養母猪一隻(約値大米八〇〇斤),全家每年吃大米二個月,玉蜀黍三個月,麥子一個月,洋芋二個月,蕃薯二個月,還缺少口糧二個月,靠出賣勞動力來彌補。
   家裏無大農具,只鋤、把各一把。
   在雲和縣我們調查了城區溫溪鄉的典□村黃□地村。該村特點是土地貧瘠、山多樹少、地多、全村共有二二三人,有勞動力的九十六人;全村有山地三五〇畝,山地田二四二畝,山地七畝,平均□人佔田(包括山地、山地田)二畝六厘八分;主要產品:稻、蕃薯、洋芋、苦葉菜,每畝田平均產量稻可收三一〇斤,洋芋二五〇斤;山上產小松、杉、□樹和毛竹,產量供全村自用還不够;全村餵養猪廿三隻、鷄二三〇隻,村內沒有水塘和小河道,灌溉靠山石凹中的水窟蓄水,有三分之一的田靠雨水灌溉。副業生產:產少量毛鉄,山上有小松、杉木等全村勞動力過剩,一個月中有八天須依靠出賣勞動力生活。
   典型戶:藍湯德家,貧農,五口人,有二個半人的勞動力。有田五畝八分,山地田二分,山地六畝;每畝田一年可收人稻穀二五〇斤,洋芋一五〇斤,山地全年可收蕃薯二五〇〇斤(山地有時種玉蜀黍收入無估計,生產品全部自吃)。山上有毛竹五十枝,全年可砍柴三十担,每担三千元,約値十萬元。有茅屋三間,鋤三把,稻桶一只,桌椅一副。全家每年米與蕃薯絲混吃八個月,洋芋、蕃薯吃二個月,賣柴的十萬元吃二十天,吃菜十天,還缺一個月口糧靠出賣勞動力維持。
   在遂昌縣我們調查了大拓區益三鄉的典型村白馬村(龍泉縣與該縣情况大致相同,不另作調查。該村特點是山多田少,全村共有九十二人,有勞動力的四十一人;生活主要來源靠砍伐山上樹木。全村有平地一四〇畝,山地八十七畝四分,平均每人佔地二畝四分,主要產品爲稻、豆、番薯、玉蜀黍、麥,平均每畝地稻的產量在三〇〇斤左右;全村植林面積有七畝地,產松、杉和毛竹;副業生產:每年可收約値一五〇〇斤稻穀的毛筍;龍泉縣有水昌花(工業原料)出產;全村餵養耕牛廿頭,豬廿隻。生活來源除地裏生產品供食外,主要靠砍伐木材,或出賣勞動力維持生活(從山上掮樹木至河邊,每根可得一萬元的掮運費)。
   典型戶:鍾金發家,貧農,七口人,有三個人的勞動力。有平地十六畝五分五厘,山地七分;每畝地稻、麥產量都在二七〇斤以上,全家一年內可收入穀四六八〇斤,蕃薯收入折合稻穀二一〇〇斤(全部自食);另外養牛、豬各一頭,有犂三分之一(三家合用),鋤一把,全家一年內吃大米八個月,雜糧四個月。
   從以上的典型村、戶的生產、生活狀况中,可以看出解放兩年多來老根據地區經濟的恢復是較慢的;人民生活也處在貧困中。老根據地區人民的生活所以到今天還沒有很好改善,除了解放以後老根據地區領導比較薄弱外,還有其自然上和歷史上的各種因素:如老根據地區過去長期受反動派殘酷摧殘破壞,人民生活都極□苦。如雲和縣城溫溪鄉黄家地村,一九四九年三月在反動派摧殘下,被燒燬房屋二十七間、搶走棉被一三〇條、猪七隻、牛三頭、鷄四〇〇隻,犂、鋤、桌、椅、木箱、碗、鍋等雜物亦全部被搗毀,使該村到一九五一年還只能恢復到修蓋房屋五間,三、四家合用一把犂。在自然條件上、這一帶都是偏僻的山區,平原少、山地多,交通非常困難,土特產外銷不暢,山地土質也非常貧瘠,生產量不高,如這四個縣典型村、戶的田地,解放以後每畝產量:田最高的爲三二〇斤,地最高的爲三〇〇斤。其次生產工具的缺少、剩餘勞動力得不到出路,也是促成了老根據地區經濟貧困的因素。
   今後應如何來改善老根據地區人民的生活呢?以記者個人膚淺的認識,有幾點可以提出來供作參考:、
   ㈠開闢交通、以便組織運銷,改善供應,活躍資金流轉及免除商人中間剝削。如縉雲龍泉等縣老根據地區多是山路,路狹難行,現在的運輸情况,除了肩挑手提之外,連手車也無法推,爲了老根據地長遠的經濟發展,開闢交通是很重要的,方法上可採取以義務勞動爲主。㈡老根據地區的合作社應着重幫助當地農民解决土特產外銷問題;如縉雲縣老根據地人民,每戶平均都養牛或猪、羊一隻,到長大後家家戶戶都是自己找銷路出售,結果因運銷困難,又找不到銷路,全都自己宰掉吃,假使合作社能够在這方面有計劃的代銷,就可使當地農民增加一筆很大的收入。土特產外銷問題能够解决,老根據地的一些副業生產品,如雲和的毛鐵、龍泉的筍乾,也都可以有計劃得到發展。㈢改良土質、精耕細作,多積肥和作好抗旱工作:老根據地區田地上產量不高原因,除了土質較差外,其次在精耕細作、抗旱、積肥工作上,過去由於領導薄弱,也做得很差,如目前老根據地人民化在田地上的勞動力,一畝田一年僅三十一個工作日,一畝地一年只三十個工作日;施肥方面,一畝田施的肥(草灰)最多的是三十担;抗旱方面,雲和縣黄家地村有三分之一的田地靠雨水灌溉,天不落雨就毫無辦法。因此今後應在這幾方面加强領導與敎育,使能提高單位面積產量。㈣組織合作互助,這樣既能解决畜力、農具缺乏等問題,也從而提高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和勞動效率。縉雲等老根據地區農具普遍缺乏,如雲和縣赤石區的一個村,全村祇有犂二把□□個鄕才有一架水車,生產忙時,根本使用不轉。因此,在老根據地人民以自願原則下組織合作互助是很必要的。縉雲等老根據地區在合作互助工作上,是已經有了些基礎的,如縉雲縣老根據地區的盤溪區有抗旱互助組、捕虫互助組;龍泉縣已普遍組織季節性的互助組;遂昌縣大拓區益三鄉第三村,全村已成立兩個互助組,每組爲十六人,他們合作使用農具、畜力、勞動報酬分三類,勞動力强的每天六斤米,一般的四斤米,差的二斤米。這些應加總結提高和推廣。
   老根據地人民的革命鬥爭性是永遠不衰的,生活上的困難,不論過去和現在,都威脅不了他們,解放以前,他們在住不得安、食不得飽、穿不得暖的生活裏,對人民解放事業貢默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解放以後,他們在繳愛國糧、參軍運動、抗美援朝捐獻運動中,依然獻出了很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今天雖然面對着這樣貧困的生活,但老根據地人民一點也不氣餒,他們有信心來克服它。如遂昌縣老根據地人民生活的主要來源是靠山上樹木,現在因封山育林、禁止砍伐,他們都忍受着生活上的困苦,將原來準備吃半年的糧食摻了靑菜、苦葉菜、蕃薯等,可以延長到一年,解决了春耕時缺少口糧的問題。所以,今後只要加强領導,老根據地人民生活上的困難,誠如老根據地人民所說:「是可以克服的。」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浙江西南部
相关地名
縉雲縣
相关地名
源村
相关地名
溫溪鄉
相关地名
白馬村
相关地名
龍泉縣
相关地名
黄家地村
相关地名
盤溪區
相关地名
益三鄉
相关地名
第三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