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張旗鼓地宣傳貫澈婚姻法後浦江縣已呈現出一片新氣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03604
颗粒名称: 大張旗鼓地宣傳貫澈婚姻法後浦江縣已呈現出一片新氣象
并列题名: 飽受虐待的童養媳重囘娘家,寡婦也紛紛改嫁,新的婚姻制度已建立起來。
分类号: G210
摘要: 浦江縣自大張旗鼓宣傳貫徹婚姻法以來,已呈現出一片新氣象。
关键词: 宣傳 貫徹 婚姻法

内容

(本報浦江訊)浦江縣自大張旗鼓宣傳貫徹婚姻法以來,封建婚姻制度已逐漸崩潰,新的夫妻關係和幸福的家庭生活不斷出現,童養媳、寡婦也從舊婚姻的枷鎖中解放出來,整個社會出現了一片新氣象。
   沒有宣傳婚姻法以前,一般幹部、羣眾存在着濃厚的封建思想,對婚姻法沒有正確的認識,野蠻干涉婚姻自由。據統計一年內全縣因婚姻問題被迫自殺有五十一人,被非法「坦白鬥爭」的有二百五十一個,吊打刑罰和其他辦法干涉婚姻自中的一百六十一個,使男女羣衆受着極大的摧殘和迫害。自從領導上重視這一問題以後,組織全體幹部學習婚姻法,弄通思想,向羣衆進行宣傳,講解婚姻法的好處,使婚姻法家喩戶曉。現全縣有百分之八十的羣衆受到婚姻法的宣傳,其中黄宅區張官鄕百分之九十四的羣眾已懂得了婚姻法的好處,普遍反映:「婚姻法眞是救了我們,」有些中年婦女說:「婚姻法早實行廿年,我們不會吃這樣多的苦頭。」一部分在土地改革中沒有發動起來的婦女,通過宣傳婚姻法,參加開會、訴苦,也提高了覺悟。羣衆普遍把貫徹執行婚姻法訂入愛國公約,做父母的訂上:「保證不干涉子女的婚姻自由。」青年男女訂上:「堅决反對父母包辦婚姻、媒妁欺騙,爭取婚姻自主。
   宣傳婚姻法以後,靑年男女紛紛起來向封建婚姻制度作鬥爭。如七里鄕七村張春林和張春寳戀愛已四個多月了,因他們是六代的旁系血親,受到族叔的干涉,不能結婚,經宣傳婚姻法後,他倆跑到區裏辦理了婚姻登記,得到美滿的婚姻生活。就這樣從十一月到十二月,全縣有五百八十七對實行了自由結婚,有二百十八對封建婚姻,在政府幫助下得到離婚或解除婚約,僅白沙鄕一個鄉貫澈婚姻法後,即有四十二對不合理的婚姻離了婚。
   從前飽受虐待的童養媳也都重回娘家,過着自由的生活。如前陳鄕六村婦女張香釵,九歲時由父母作主賣給孝門鄕金其植爲童養媳,過着打駡當飯吃的日子,只好自嘆命苦。現在她已解除了不合理婚約,和本村民兵于恩才自由結婚,婚後夫妻互敬互愛,勞動生產。另一方面領童養媳和虐待童養媳的現象也減少了,大部分羣衆已認識到虐待童養媳是犯法的,如前陳鄕四村鄭華虎的母親說:「以前我認爲打駡童養媳是應該的,現在曉得不對,以後保證再不虐待了。」
   此外,受封建婚姻制度束縛,過着痛苦、悲慘生活的寡婦也都重新改嫁了。如前吳鄕四村寡婦于大仙已守寡六年,過去不敢提出改嫁,怕親族反對,懂得婚姻法後,即與單身漢趙宗昌自由結婚。此外,干涉寡婦改嫁的現象也減少了,如前陳鄉四村有一寡婦過去要求改嫁,受羣衆反對,現在羣衆反而動員她改嫁。
   宣傳貫澈婚姻法以後,新的夫妻關係也隨着出現。如張官鄉二分會張桂榮,過去夫妻經常吵鬧打駡,因此勞動不起勁,連孩子也不好好照顧。經宣傳婚姻法後,認識到夫妻應互敬互愛、勞動生產,現在他們已和睦起來,生產也積極,並且全家訂出愛國公約,保證夫妻要和睦、積極生產。張官鄉二村有一婦女,經常欺侮瞎眼的婆婆,將壞的東西給婆婆吃,現在也能尊敬婆婆了。做婆婆的對媳婦也不虐待,認識到「二十年媳婦二十年婆」是一種有害的封建思想。
   從封建婚姻制度中解放出来的男女羣衆,不但提高了政治覺悟,還積極参加各種社會活動和生產建設。全縣已有二萬多婦女參加讀報組,冬學和民校中有半數以上是婦女,有些婦女並成爲黨的優秀宣傳員,如壺沅區五個模範宣傳員中,有二個是婦女。前吳鄕婦女趙餘靑還被選爲全鄉一等勞動模範,該鄉婦女方雙珠還組織一個婦女互助組,並訂出增產節約計劃,使得「婦女下田、無米過年」的封建思想,已被澈底批判。(朱劍羣)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朱劍羣
责任者
張春林
相关人物
張春寳
相关人物
張香釵
相关人物
張桂榮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浦江縣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