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的南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02262
颗粒名称: 紅色的南鄉
并列题名: ——隨省老根據地訪問團紀行之一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2月17日,当代报登载的关于省老根據地訪問團紀行的文章。
关键词: 訪問團 老根據地 革命

内容

本報記者烏鵬廷
   當浙江老根據地訪問團第三分團將到稠門的時候,遠近各鄕的烈、軍屬、榮譽軍人和革命工作人員家屬以及一般羣衆,都從四面八方趕來歡迎。他們口中親熱的叫着「老宣回來了,老宣代表譚主席來看我們了。」他們帶着米糕、蕃薯乾,遠的從三十里路外趕來,來探望他們熟悉的「老宣」和代表譚主席來看他們的同志們。
   九年以前曾使浙江西南一帶的國民黨匪軍聞名胆寒、使反動派傷透腦筋的浙江處屬壯丁抗暴自救軍第三縱隊,就是老鄕們親熱叫着「老宣」的宣恩金分團長所率領的。
   浙江處屬壯丁抗暴自救軍,是由武工隊改編的,由共產黨員傅振軍(浙江軍區第七軍分區司令員)、宣恩金、李文輝等所領導,活躍在浙江的西南部——縉雲,龍泉、遂昌等地。在一九四六年七月他們進擊了麗水、碧湖、大港頭等地。在大港頭繳獲了國民黨反動政府存放的大批武器,擴大了縉雲、龍泉、遂昌等縣各鄉、村農民的武裝力量。那時縉雲縣的南鄉(包括縉仙、大洋、盤溪三區)稠門、土愚坑、下停、越王山、里魚它、招序村、拓屺口、上黄塘、茶川等村,都有了抗暴自救軍的組織,原先來參加武工隊和民兵的年靑人也自動的來參加了自救軍,他們掮起了大刀,拿起了土槍在深山凹裏打擊着敵人。南鄕的自救軍第一仗就將駐防在雙溪口村的僞縉雲縣自衛中隊一個中隊全部殲滅。從這時起,紅色的南鄉便出名了,國民黨匪軍輕易不敢到南鄉來。一九四八年十二月新上任的僞縉雲縣縣長陳祖康不承認這個事實,帶領匪軍進襲南鄉,結果被打得抱頭竄逃,得到了沉重的教訓。現在在南鄉的北坑、吳山、曹頭村的山上,那片荒蕪的野草地上,就是當年抗暴自救軍辦政治軍事訓練班和練兵的地點。有一個曾經參加過自救軍的民兵告訴我們說:「我們每天天一亮就在這兒操練,那時匪軍曾幾次想衝上山來,但都被我們打得落花流水,大敗而去。」一九四六年年底,抗暴自救軍因人數集中,目標過大,容易受敵,又因為當時經費不易籌措,仍分散成爲武工隊,一面籌措經費,一面整理民兵隊;到一九四八年秋天,重新組織了浙南游擊縱隊第三支隊,堅持在南鄕一帶鬥爭。
   在和國民黨匪軍鬥爭中,武工隊、民兵的每一個同志都顯示了對革命無比的忠誠和決心,他們在作戰時,前撲後繼的衝擊着敵人;即使不幸而被俘,在毫無人性的敵人面前,也從來沒有屈服過。
   民兵中有許多出色的勇士,一個叫虞獻仁的民兵,他是雙溪鄉周扎村人,一九四九年三月間他在山上和國民黨匪軍作戰時,發現一個匪軍軍官躱在山凹邊指揮,那時他手中沒有武器,就空手從側面向匪軍官猛撲過去,雖被射中手臂但終於將匪軍軍官扼死了。由於虞獻仁的勇敢,大大增强了當時其他民兵的勇氣。
   在南鄕,有很多人為了掩護革命工作同志雖家破人亡,但從來就沒有氣餒過。訪問團在盤溪區章村召開老根據地人民代表會議時,記者訪問了曾將自己的家作為「革命之家」的濳士廷,他當一九四九年國民黨反動派匪軍進襲南鄕時,全家被拆得一無所剩。當記者問起他當年情形時,他說:「沒有甚麽,我這樣做,爲的是革命,也爲的我是個紅色南鄕的人啊!」在他臉上找不到一點惋惜的表情;他感到這次譚主席派人來看他們,更增加了他們的光榮,也更懂得光榮的寶貴。
   「走共產黨的路,聽毛主席的話」這是南鄕人民的新春聯。從縉仙區的稠門到盤溪區的章村沿途,十戶人家的門上有九戶就貼着這樣的對聯,從鬥爭中生活過来的南鄕羣眾,對這兩句話的認識與體會是很深刻的。南鄕在一九四九年三月,因受國民黨匪軍第十一師有計劃的破壞、燒殺、掠奪,損失慘重,解放後,全區人民大部份都組織了互助組,以解决生產上的困難。以盤溪區的生產數字統計,全區生產一九五一年已比五〇年普遍增加三成;個別生產得好的達到半倍以上。互助組並訂出對烈、軍屬的代耕公約,保證做好代耕工作。今年春節優撫工作中,全區的民兵、婦女、兒童砍了一萬一千斤柴草,晒乾了送給烈、軍屬。老區人民都知道他們今天的好日子,是共產黨、毛主席給的,也是光榮的烈、軍屬給的。合作社事業方面,盤溪區舒洪合作社曾被評爲麗水專區合作社模範。在各項運動中,南鄕人民也都發揚了光榮的傳統,很好的完成了任務。以盤溪區爲例,在抗美援朝運動中,全區八十五個靑年參了軍;只一個月時間超額捐獻了六千一百萬元的飛機、大砲獻款(原爲四千萬元)。去年徵糧時,全區八個鄉在三天內就完成了,如舒洪鄉三十萬斤粮食,只二天就完成。和南鄕人民談起各項運動時,他們都會說:要保牢勝利果實,就要走共產黨的路,聽毛主席的話,好好做好各項工作。
   紅色南鄕的人民已經從漫長艱苦的鬥爭中,從困苦的日子裏走向好轉,今天他們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仍遵照着「走共產黨的路,聽毛主席的話」十二個字,堅定不移的,滿懷信心的在廢墟上建築着新屋,在荒蕪了的地裏耕耘,從勝利走向更大的勝利!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烏鵬廷
责任者
宣恩金
相关人物
傅振軍
相关人物
李文輝
相关人物
陳祖康
相关人物
虞獻仁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浙江
相关地名
麗水
相关地名
碧湖
相关地名
大港頭
相关地名
縉雲縣南鄉
相关地名
北坑
相关地名
吳山
相关地名
曹頭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