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工商界和輿論界熱烈歡迎並準備參加國際經濟會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01829
颗粒名称: 各國工商界和輿論界熱烈歡迎並準備參加國際經濟會議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和匈牙利四國的工商界和輿論界,熱烈歡迎將於今年四月間在莫斯科舉行的國際經濟會議。
关键词: 四國工商界 歡迎 國際經濟會議

内容

人民民主國家
   (本報綜合訊)據新華社北京九日電: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和匈牙利四國的工商界和輿論界,熱烈歡迎將於今年四月間在莫斯科舉行的國際經濟會議。
   朝鮮的工會、合作社、工商界的代表們,對國際經濟會議表示極大的興趣。朝鮮中央通訊社發表長文,論述這次會議的重大意義說:「國際經濟關係的發展,將能增加各國間的貿易,使商業活動興盛起來,並改善各國人民的一般福利。」
   捷克斯洛伐克自成立了全國籌備委員會之後,已大力進行了籌備工作。布拉格捷克斯洛伐克國家銀行總裁鮑爾三日在布拉格發表廣播演說,談述國際經濟會議的重大作用。他指出:資本主義國家對國際經濟關係樹立的人造壁障,首先損害了它們自己的經濟,特別是民用工業,而絲毫不能阻礙我們完成經濟計劃。但是,取消現有的限制對我們也有好處。西方國家減少它們對捷克斯洛伐克的輸出,就不能從捷克斯洛伐克輸入它們的有利於經濟的貨物。
   保加利亞人民對國際經濟會議也表示很大的關心。保加利亞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正在準備舉行特別會議,討論國際經濟會議的問題。「新聞晚報」說:召開國際經濟會議是恢復國際合作和維護世界和平的一個重要步驟。它可能成爲資本主義制度和社會主義制度之間的牢固的經濟合作的起點。
   匈牙利各大報最近都發表社論,評論國際經濟會議。「匈牙利民族報」說:這次會議是世界和平運動中最重要的事件,它在經濟會議的歷史上標誌着一個新的時代。日本
   國際經濟會議吸引了日本商界人士極大的注意,因爲他們想建立日本與蘇聯、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及其他國家之間的正常貿易關係。
   日本在去年十月底已經開始進行出席會議的準備工作。日本擁護和平委員會十二月七日在東京舉行的會議認爲:日本派代表參加國際經濟會議一舉,是和平運動的重要問題之一。
   一月十八日,日本商界人士等召開了一個會議,出席會議的有平野義太郎、帆足計、國會議員北村德太郎(國民民主黨)、金融家鮎川義介、外務省顧問村田省藏、國會議員(社會黨左派)和田博雄、國會議員(自由黨)山本。會議决定成立世界經濟委員會,負責出席莫斯科會議的準備工作。一月二十七日,世界經濟委員會的代表們和關西地方的工商界人士在大畈舉行會議,參加的有十一個著名的工業家和金融家,會談結果都贊成日本代表參加莫斯科的經濟會談。據宣佈,平野義太郎、村田省藏、石橋湛山、加納久郎、北村德太郎、名和統一等都已同意參加會議。
   共同社說,一月二十一日,日本商會會長籐山也主張日本工商界代表參加國際經濟會議。
   日本工會,特別是全日本產業別工會會議主席吉田賢治和全日本化學產業工會主席龜田東伍都積極準備參加國際經濟會議。日本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對於會議表示莫大的興趣。某些政黨的代表,如社會黨左派議員勝間田淸一與山崎,綠風會國會黨團人員千島(譯音)等都對於會議表示積極的態度。
   日本新聞界也相當注意日本將舉行的關於參加國際經濟會議的會議以及會議的籌備情形。像「朝日新聞」、「讀賣新聞」、「東京時報」和「產業經濟新聞」,都表示支持日本代表前往莫斯科。新聞界屢次報道:日本外務省不肯發給日本代表的護照。如「朝日新聞」一月二十九日稱:政府認識到這種公然的禁止將會引起對於政府的强烈抗議,因此它便打算「說服」北村德太郎以及其他被邀參加會議的人不要參加。但是村田省藏、石橋湛山、北村德太郎等是一定要去莫斯科參加會議的。拉丁美洲各國
   國際經濟會議已在拉丁美洲各國工商界和輿論界中引起了越來越大的注意。各國的報紙都發表關於這次會議的反應和文章。
   阿根廷「我們的話報」報道:阿根廷已經成立了全國發起人委員會,負責籌備參加國際經濟會議事宜。
   烏拉圭「眞理報」報道:烏拉圭已有許多公司發起組織全國籌備委員會。這些公司的代表最近已廣泛地和國內經濟學家、工業家、商人和勞動人民舉行商談。烏拉圭總工會和羊毛工人工會已决定推派代表參加會議的工作。各地的報紙都發表文章,評論烏拉圭的經濟情勢和參加國際經濟會議的必要性。「國家報」指出:由於美國控制烏拉圭對外貿易,把烏拉圭的市場綁在美帝國主義的戰車上,烏拉圭正在瀕於危機的邊緣。因此,必須無阻礙地發展各國間的貿易。
   巴西的報紙也很重視國際經濟會議。「人民報」說:「現在對戰爭不感興趣的一切經濟界人士所要求的一件主要事情,就是建立廣泛而無限制的東西雙方的貿易關係。」巴西的實業界人士也主張擺脫美國對巴西對外貿易的壟斷,並和蘇聯、人民民主國家建立貿易關係。
   據智利「民主報」報道:智利商業界代表團不久即將前往巴黎,轉赴莫斯科出席國際經濟會議。西歐國家
   國際經濟會議繼續引起了西歐國家工商界和輿論界的極大注意。
   奧地利二十九家最大的冶金企業最近在士蒂里亞省累俄本地方舉行理事會會議。國際經濟會議籌備委員、奧地利經濟學家陶布萊茨伯格敎授在會上致辭時指出:奧地利和東方各國的貿易在一九三八年以前佔奧地利全部對外貿易的百分之三十;但在美國人的命令之下,現在已降低到不及百分之十了。這種經濟政策是不符合奧國人民的利益的,結果是使勞動人民的生活條件更加惡化。他在敍述了國際經濟會議的宗旨之後,號召到會者用一切辦法促進和東方的貿易關係。會議通過的决議要求改變奧地利政府現行的經濟政策,並號召全國職工支持這個要求。
   比利時共產黨機關報「紅旗報」在評論國際經濟會議時指出:比利時目前和東方國家的貿易關係是微不足道的。受到危機嚴重影響的比利時工業只能在這些國家找到市場。擴大和這些國家的貿易關係就可以解决比利時經濟今天所碰到的大部分問題。而且,通過和蘇聯的貿易,比利時的工廠將得到大批定貨,還可獲得國家所需的七十五萬噸食糧的大部分。
   荷蘭工商界鑒於國際經濟會議行將召開,因此對加强蘇聯及人民民主國家的經濟關係日益表現强烈的興趣。「和平」報說:「和蘇聯、各人民民主國家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密切的關係,對荷蘭是迫切需要的。」
   瑞典的「每日新聞」報道:瑞典時事研究所所長倫德伯格敎授大槪將率領瑞典代表團出席國際經濟會議。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地名

莫斯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