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中蘇友好同盟互助 條約簽訂二週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01733
颗粒名称: 迎接中蘇友好同盟互助 條約簽訂二週年
分类号: D676.5
摘要: 1952年02月09日登载了迎接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簽訂二週年。
关键词: 蘇聯 農業 方面

内容

再過幾天,就是二月十四日——偉大的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簽訂兩週年紀念日。中蘇同盟是無敵於天下的。我們迎接這個紀念日到來,應該爲鞏固中蘇之間的强大同盟而努力。
   兩年多來,我國在各方面都獲得輝煌的勝利,這些勝利是和蘇聯的援助分不開的。
   新中國成立的第二天——一九四九年十月二日,蘇聯第一個承認我國,並和我國建立外交關係。接着,一九五〇年二月十四日,蘇聯和我國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條約裏規定加强兩國的經濟合作,共同防止日寇再起,並且防止任何國家和日寇勾結發動侵略;這個條約的簽訂,不僅僅保障了我國領土的安全,並且保衛了遠東和世界的和平。
   在外交方面,蘇聯註聯合國的代表團,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代表權的問題,主張把國民黨殘匪代表從聯合國中驅逐出去,和美英集團進行了堅决的鬥爭。由於蘇聯有力的支持,使我國代表團得以出席安全理事會,直接控訴美國侵略我國的罪行。
   在經濟建設事業方面,由於我國人民長期受封建主義的壓迫和帝國主義者的掠奪,又經過長期戰爭的破壞,國民經濟遭受到很大的破壞,要迅速地恢復和發展我國的經濟,蘇聯的援助是很需要的。因此,蘇聯又和我國簽訂了關於貸款、貿易、經濟合作、派遣專家等等協定,在這些協定中,蘇聯以人力和物力幫助我國進行經濟建設。比如中蘇的貸款協定,蘇聯借給我國三億美元,用來購買蘇聯的機器和器材。在中蘇貿易協定中,蘇聯把大批的工業設備交通器材和農業機械賣給我國,貨物價格平均比美英市價便宜百分之二十到三十,其中重要的工業設備如工作母機等,更比美英市價便宜了百分之三十到六十;而我國賣給蘇聯的貨物,大多是蠶絲、茶葉、毛皮、大豆等農業副業產品以及礦產原料,這不僅轉變了這些產品長期滯銷的局面,而且增加了我國人民的收入。其他如關於中蘇民用航空公司、在新疆辦中蘇石油公司、中蘇有色金屬和稀有金屬公司等三個協定,蘇聯幫助我國發展航空交通事業,開採石油和金屬。此外,蘇聯還派遣了大批專家,來幫助我國恢復和發展工業和農業。一九五〇年蘇聯在東北自日本人手中獲得的財產,以及北京兵營的全部房屋,都無償的移交我國,其中僅東北的財產即有三百零二處,包括工廠、電影院、倉庫、宅舍等。
   事實非常明顯,我國人民如果沒有蘇聯援助,是不可能得到今天這樣偉大的勝利。因此,我們必須進一步地加强中蘇友好,鞏固中蘇人民無私的友誼,來加速我們祖國的建設事業,增强保衛世界和平的力量!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机构

金屬公司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中蘇
相关地名
聯合國
相关地名
美國
相关地名
東北
相关地名
日本
相关地名
北京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