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更典型的作品來反映「三反」運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01520
颗粒名称: 創造更典型的作品來反映「三反」運動
分类号: D676.5
摘要: 1952年2月6日,創造更典型的作品來反映「三反」運動。
关键词: 作品 作者 運動

内容

在大張旗鼓雷厲風行地展開「反貪汚、反浪費、反官僚主義」激烈鬥爭中,文藝界毫無疑義的應該奮起參加這個運動,及時地配合這一全國人民當前的中心任務,大量地創作各種形式的文藝作品,來反映並推動整個運動的開展。但照現在的情况看來,雖說已有一些作品產生,但與羣衆的要求來說,還是很不够的。而且,在已經發表的作品中,也還不能很正確地來反映這個運動。
   試以「勒馬懸崖」為例,我們以爲,這篇作品在政治性上是不够强烈的。首先應該指出的是主角劉德純的坦白動機是有問題的,因爲他並不是由於他眞正的認識了貪污行爲的可恥和對國家建設的危害性而要求改造自己的思想,促使他坦白的力量,却是出於偶然——在决定以可恥的自殺手段來逃避罪責,忽而想到爲了免使家中老小受累才挺身而出。這樣是缺乏了思想基礎的。它不能顯示出黨、人民政府的教育力量,不是我們所要求的眞正從思想上憬悟過來勇敢認錯悔改的坦白,也就是說:並沒有達到政策所應該達到的目的。
   同時劉德純這頭「馬」之所以朝向懸崖直馳的原因,也是值得商榷的。因爲,作品中只描寫了他客觀環境的一面,而沒有明確地指出他的階級出身,以及怎樣受了資產階級腐化墮落思想對他的影響,因而發生盜竊國家財産的可恥行爲。冲淡了他主觀上應負的責任性。這樣,就牽涉了「徐老闆」這個人物的處理,作者以大部份力量來描寫這個不法商人的活動,然而由於過份含蓄,不能使讀者一目瞭然的看出這個不法商人的陰謀詭計,毒辣心腸。也許,作者的本意是通過這些具體事實來說明資產階級拉人下水手段的陰險,使一個幹部不知不覺的落入他那千方百計早已為他準備好的陷阱,但却沒有深刻地刻劃出他的眞面目,語氣間也沒有仇視的氣氛。以這樣的方式來揭露不法商人的醜惡面目和指出貪汚分子的主觀責任是不够的。這樣,也就削弱了作品應有的宣傳鼓動作用。
   「勒馬懸崖」是根據天津報上所載一個貪汚分子坦白的材料來改寫的。由於作者過分受素材的限制,不能很好的加以創造,以致存在以上所述的缺點未加彌補。我們認爲:作爲一篇文藝作品來看,應該選擇更典型的人物和故事來集中地、正確地宣傳政策,反映政策在羣衆的影響,進而推動這個偉大運動的開展。爲了配合政治任務,文藝工作者是有責任「趕」的,但我們不能由於作者們的「趕任務」,不能因爲作者們不熟悉生活而原諒創作中的缺點。因爲我們應該適應羣衆的需要,從作品中使讀者受到啓示,得到敎育而更認眞嚴肅;同時,文藝工作者原應該全心全意的投入這一運動,去發掘豐富的生動的素材來進行創作的。
   我們對「勒馬懸崖」提出一些意見,但不是抹煞它在配合任務方面的作用,而在於要求更完美的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藝術性作品的產生。羣衆迫切地需要這樣的作品,但在報刊上發表的還不多見,這和現實的發展是不相稱的。我們要求浙江尤其是杭州的文藝工作者們迅速地拿起筆來,鼓起政治熱情,大量地創作出反映這一運動的各種文藝形式的作品來。
   編者按:「勒馬懸崖」是存在若干缺點的。
   不過原文有九千字,由於篇幅所限,編者未加審愼的考慮,將其中情節删節很多,只剩下與素材相符的架子,以致缺點暴露更爲明顯,這是編者應該負責的。
   我們認爲丁禾、梁、陳弈諸同志的意見很好。
   爲了展開批評與自我批評,我們誠懇地歡迎讀者們對本刊已發表的作品多多提供意見,共同辦好這個刊物。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丁禾
相关人物
陳弈諸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天津
相关地名
浙江
相关地名
杭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