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在於團結職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01496
颗粒名称: 關鍵在於團結職員
并列题名: ——北京私營企新橡膠廠職工揭發奸商罪惡的經過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2月5日,北京私營企新橡膠廠在解放後,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生產是承做國家的加工定貨。
关键词: 職員 工會 奸商

内容

北京私營企新橡膠廠在解放後,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生產是承做國家的加工定貨。但是該廠經理董子璋却辜負國家的扶助,在經營過程中一貫盜騙國家資財、偷稅漏稅。根據市節約檢查委員會最後檢查結果,該廠資方共盜竊國家財產二十億元以上。
   常反行賄、反偷稅、反盜騙國家資財運動在北京市工商界和工人店員中展開後,市節約檢查委員會和工會組織就很重視該廠的問題,曾派出幹部到該廠發動職工檢舉。但起先由於對「團結職員」認識不足,對職員的敎育和啓發不够,職員們沒有積極參加鬥爭。而且由於資方陰謀活動以及「親戚朋友」等關係,他們甚至還替資本家打掩護。工人雖然熱情很高,開了幾次檢舉會,但因爲他們只管生產,不瞭解經營的情况,所以只檢舉出來一些小事,如資方請誰看過戲,請誰吃過飯等等,而大問題却弄不清楚。
   這時,工會作了進一步的研究,認爲職員最接近資方,知道的問題很多,應該把職員爭取過來。因此召開了職員座談會,對職員進行敎育和啓發。但正因為職員與資方的關係比一般店員與資方的關係更為密切,他們的思想顧慮也更多,除了「情面」、「職業」等問題外,還有「地位」問題。工會根據這些思想情况,又深入地進行個別敎育;同時分析了職員們的表現和作用,確定先爭取主要的,然後推動一般。該廠稅務會計許岐知道的事情較多,也比較接近工會。工會就首先對許岐進行敎育啓發,說明國家和工人階級的光明遠景,號召他站穩工人階級立場,爲國家立功。許岐受到這些敎育,當時就講出一部分問題。但因有些事情他也參加過,怕受連累,還不敢說。工會又指出這是奸商的罪惡,我們工人是上了他的當,只要說出新華社記者孫世愷艾長靑來,責任在奸商不在我們。這樣,許岐更加感到了工會的親切。但是他看到其他職員未動,還有些怕「孤立」,因此還有些推諉,說「某某事情,某某人知道」。這時,工會一面在會上表揚了許岐勇敢檢舉的精神,號召其他職員向他學習,一面又繼續深入個別敎育,揭發資方的陰謀,提高職員的階級覺悟。然而狡猾的奸商也在這時進行了瘋狂進攻。首先是「封口」,說他已經向工商業聯合會「具結」,沒有問題了,暗示職員們不要說。然後又來一套嚇唬、「摸底」等手法來破壞職員的檢舉。
   但是,眞理是屬於人民的,職員們在工會的不斷敎育下,認識了眞理,也看透了不法資本家的無恥陰謀。於是,企新橡膠廠的職員們的顧慮消除了,勇敢地和資產階級展開了鬥爭,徹底檢舉了奸商董子璋盜竊國家財產的不法行爲。董子璋的師兄弟、管庫員黃祺元和職員趙明庭都表示要堅决團結在工會周圍,和許岐一起去幹。黃祺元爲了檢舉董子璋去年替華北軍區做一萬件雨衣中的偷工減料罪行,曾跑到街上去配鑰匙,拿出資方祕密的賬目單據。甚至連該廠兩個股東的兒子、職員陳廣桐、張秉直也參加了工人的行列,檢舉了奸商的不法行爲。
   在企新橡膠廠的職員參加了鬥爭後,僅僅三天就把資方的不法行為揭露出来了。根據這些檢舉材料,該廠經理董子璋是一個大奸商。他以行賄、偷工減料、賤貨充好貨等辦法竊取國家財產共十四億餘元,偷稅漏稅共六億五千多萬元。在行賄盜騙方面,僅一九五〇年下半年勾結天津大和五金行,以百分之五的回扣收買太原鐵路分局採購員康國福,在承製一批膠管中抬高價格百分之三十五到五十,就使國家財產損失近一億元。但董犯自始至終拒不坦白。市節約檢查委員會根據職工檢舉的材料進行檢查,證明職工的檢舉完全屬實,因此將董犯依法逮捕。(新華社北京五日電)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董子璋
相关人物
趙明庭
相关人物
陳廣桐
相关人物
張秉直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北京市
相关地名
天津
相关地名
太原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