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在朝鮮戰場上的機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00508
颗粒名称: 戰鬥在朝鮮戰場上的機車
并列题名: 王禹和他的包乘小組
分类号: E297.51
摘要: 1952年1月4日当代报登载的关于司機長王禹同志和他的包乘小組的文章。
关键词: 朝鲜 包乘小组 司机长

内容

勇敢地騁馳在朝鮮戰地,被朝鮮軍管局評爲管內一等典型機車的司機長王禹同志和他的包乘小組,在朝鮮六個月中間所創造的奇蹟,是戰鬥在朝鮮戰場機車的範例,王禹包乘組完成了百分之百的運輸任務,機車非但沒有發生過事故,而且還提高了運行的速度,曾經有十四次重要列車提前到達;超軸(即超過載重量)僅去年六月份就有一千六百六十四噸,相當於完成了一個機車站的任務。此外,他們還創造了四次高坡曳重新紀錄,克服五次重大困難,還在敵機掃射下搶救了許多重要物資和武器。
   王禹是一個高大強壯、充滿着靑春活力的二十七歲的青年工人,十五歲時開始在上海機務段做工,上海解放後,加入了新民主主義靑年團。去年三月裏,他在上海參加了中國鐵路工人志願援朝大隊,出發到了朝鮮。
   朝鮮到處是高山險嶺,鉄道也就常常盤旋在半山腰,坡度極大,載重逾量的列車很不容易爬上坡去,機車輪子常會在原地打空轉,向後倒退下去,一不當心列車就會「放洋」(鉄路工人術語,即翻車之意)。同時隧道又多又長,通過又多又長的隧道也是很不容易的事。
   一九五〇年十月以前,美國侵略軍蹂躪朝鮮北部土地的時候,他們幾乎把所有鉄道水塔、通訊設備都澈底破壞了。美國侵略軍被趕回三八綫之後,又用他的空中強盜濫肆轟炸,這使得黑夜行車發生種種困難。王禹和他的小組到了朝鮮後,他們立刻注意到這個問題,經常虛心地向朝鮮鉄道工作同志學習行車的通訊號,熟記每條路綫的破壞狀况,保證行車安全。
   去年四月裏,他們有一次拖了十四個滿載軍用物資的車箱跑了兩整夜,已有四十七個鐘點沒有加水了,水箱裏的水快燒乾,正被迫要落火停車的時候,調度所來電話告訴他們要設法繼續前進,因為後面還有一百多輛車要上前綫。王禹接到這個任務後,立刻回到機車,和大家商量,决定要克服這個困難。
   離開機車停留地點一百多米遠,有一條河,河岸有一丈多高。他們决定從河裏去取水。王禹包乘組有九個人,加上火車上的四個公安人員,共有十三個人,他們除了派一個人監視敵人飛機外,全部拉開距離,用兩隻鉛桶循環傳遞取水。那時,天已微明,氣候還很冷,而且又下起雨來,把大家的棉軍服全部淋濕了。身體被水泡得越來越沉重,鉛桶也越提越吃力。手掌磨出了水泡,但是,他們一想到加足水,一百多輛車又可以開赴前方,帶給戰士們充足的彈藥武器,他們更抖擻起精神,毫不間斷地把一桶桶水從河送到機車水箱裏去。瘦弱的副司機李文龍被雨淋得面色發白,也還是堅持工作。到後來兩個路過的人民軍也加入了提水的行列。就這樣他們整整在雨中淋了近三個鐘頭,取足了一萬四千斤水。當天晚上,他們的列車又準時到達了前方。
   去年六月中旬,王禹包乘組的機車在某站拖到二十個車箱的一列車,車裏有馬匹和武器,是一列前方非常急需的列車。上級指示他們出發的時間爲二十點三十分,要在次日早晨四時以前到達目的地。但是,白天車裏的人員、馬匹武器都下車疏散,夜晚需要重裝。恰巧又遇到敵機空襲。因此原來的計劃就延遲了一小時零五分。列車負責同志要求王禹按時完成計劃,他回答說:「一定加快速度,準時到達。」
   廿一點三十五分列車出發了,途中機車需要上兩次水,但是如果要加水,就得化費時間,列車負責同志又不時用電話與他聯絡,再三叮囑他這是一輛緊急列車,無論如何要準時到達。因此他就儘量注意用水,特別小心的使用送水機,不使它漏水,一面開足馬力,向前奔馳。通過第一個給水站時按規定要停留三十分鐘,可是他們祗停了一分鐘。到第二個給水站時,王禹上機車用拉火鈎測量貯水狀况,覺得還能够維持到目的地。站長來問他:「要上水嗎?」他回答說:「不,要抓緊時間!」列車又繼續前進。到達目的地時是二點十五分,比原定時間提早了兩點五十分鐘,列車負責同志熱情的趕來與他握手,向他表示謝意,因爲這樣使他們有更充分的時間可以卸運馬匹、武器,不致在天亮後遭到敵機的空襲。
   王禹包乘組在朝鮮的鐵路上學會了和敵機搏鬥的本領。
   王禹在黑夜裏幾次注意過別人吸烟,他發覺到捲煙噴出來的白煙和火星清晰可見。這個發見告訴他們,在空襲的情况下,必須使火星和白烟不外冒,可以多噴黑烟,這樣濃烈的黑煙會籠罩住整個列車,迷惑敵機視綫。
   有一次他們就是利用這個辦法搶救了二十四節滿裝武器的車箱。那天天明以前,他們這台機車等候調度命令,忽然見到前面有一列車從大坡道上退了回來。這時離天明祇有二三十分鐘了,敵機却已經在天上嗡嗡亂叫,主禹一探聽,知道那一列車的機車發生故障,唯一的辦法只有趕快衝過敵人封鎖。他們一了解,立刻把自己的機車趕上去,頂住列車的尾巴向前推,一面拚命的吹動爐子,把黑烟遮個烟霧騰天,使敵機發現不到準確的目標,在天空亂打圈子。而他們却是勝利地衝過了封鎖區,在天明後把這列車推進了山洞裏。
   日子一久,他們對敵鬥爭的經驗多了,王禹說:「敵機一蹶尾巴,就知道它拉幾個糞蛋!」他們抓到了敵機的飛行速度、扔炸彈、掃射、投照明彈的規律,戰勝了這些空中强盜。
   有一次,在宣川站,王禹包乘組本來計劃拉二十二輛車子的曳引定數。後來調度所來了電話,要他們多拉九輛重車,不然天一亮,敵機就會轟炸。這天天墨黑,沒有月亮和星星,又刮大風。副司機周榮華說:「敵機偸機會打咱們,咱們也要鑽空子多拉呀!」調度所的要求對他們是「正中下懷」。但是,按當時的情况是比較困難的,過去這條線路上最多拉過二十八輛重車,要是再加上兩輛就有倒退的危險,因為前面有千分之十的大坡道,坡道上還有一座七百多米長的隧道。這天晚上他們竟拉了三十五輛重車,把站上的車都「包了」。剛一上坡,機車就啦啦的響得厲害,烟囪裏的火星就像放花一樣往上直噴,大家心裏發毛,因為祗要敵機一來就很容易暴露目標。可是又不敢少開汽門,怕倒退回來。司機房又堵得密不通風,又急又費勁,使他們大汗珠直滴。快爬到隧道了,王禹再也顧不得危險,大汽門一開,啪啪兩下子鑽進了隧道。進了洞更被烟煤嗆得喘不過氣,渾身汗流像洗澡一樣。這時他們也不知道燒到幾個汽和幾格水了,就是一個勁往爐裏添煤。
   爬出山洞,眼看天要亮了,王禹對伙伴們說:「我們坡上來了,洞也過來了,不能再叫敵機發現,我們再一猛勁就到啦!」三十五輛滿載軍用物資的重車,終於安全的送到了前方。
   這一台戰鬥機車,在王禹包乘組的駕駛下,成爲志願援朝機車隊的一個鮮明的旗幟。王禹同志在去年九月間被選出席全國鐵路勞動模範大會的代表,還光榮地獲得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頒發的軍功獎章。(朱新楣)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朱新楣
责任者
王禹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朝鮮軍管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朝鲜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