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十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49456
颗粒名称: 首都十日
分类号: E297.5
摘要: 1952年1月31日,当代日报登载了文章「首都十日」,讲述了勇敢的戰友們,讓我把祖國——母親的愛和溫暖轉遞給你們。
关键词: 戰友們 祖國 溫暖

内容

中國人民志願軍歸國代表曲竟濟
   勇敢的戰友們,讓我把祖國——母親的愛和溫暖轉遞給你們。
   到達首都的那天(一月十八日),我們被歡迎的人羣擁出北京車站,數不清的工人、學生、靑年、婦女像潮水似地湧上來,圍着我們每一個人。老大娘們包圍了打紅旗的田靜同志,走在前頭的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大娘搶過「中國人民志願軍婦國代表團」的紅旗,驕傲地扛起來,靑年們一擁而上把田靜抬起來。祖國人民也以同樣高度的熱情歡迎和我們並肩作戰的朝鮮朋友們,人民軍的一位女同志也被抬起來啦。握手啊,擁抱啊,分不清掌聲和歡呼聲。一位白髮的老母親捧着我們隊列中一位女同志的臉,仔細地端詳、親吻,激動地說:「想不到你們在朝鮮打了一年多仗,身體還這樣好,我心裏眞高興!」她說着說着流出興奮的熱淚。在火車快要到達首都的時候,我曾興奮地想我將要告訴祖國人民些什麽?我要吿訴祖國人民:我們的汽車是在白天,不是在黑夜,奔馳在朝鮮北部的一段路程上,人們是怎樣以難以述說的興奮,在談笑中仰望着不時掠空而過的我們的銀色機羣,我還想把戰士們的許多囑託和叮嚀吿訴祖國人民。但是,一到北京車站,我被感動得不知該說什麽好,就像孩子倚偎…母親的懷抱裏了。
   我們來首都已十天了,和首都人民見了面,在每一個集會上,在任何一個場合裏,我們都可看到祖國人民熱愛志願軍的眞摯情感。
   工人們以無比熱烈的心情歡迎我們。石景山發電廠職工為着支援我們,去年十月間完成增產捐獻十五億元後,又從十一月份起五十天內超額增產一百噸小米。他們聽說志願軍代表來到北京,許多工人不止一次地到工會打聽:「志願軍同志啥時候到廠子來?」有着三四個孩子的媽媽宗志敏聽到志願軍來廠報吿的日期,她懷中抱着孩子、手領着孩子到各宿舍傳達消息:「今天下午志願軍同志來我們廠了!」義昌泰紙店的靑年店員鄭繼鑫在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運動中,曾檢舉資方的不法行爲二十多件,他聽了志願軍八勇士英勇機智守山頭的故事後,他說:「我的工作還差得遠,我們要學習志願軍的英勇機智,决不讓資產階級鑽空子。」人們以見到志願軍爲榮。清華大學有個名叫吳友華的同學,他在報紙上看到志願軍歸國代表到達北京的消息,便急切地盼望着志願軍代表能早來學校,當知道自己被派爲招待員時,他高興得跳起來,他熱情地陪着歸國代表們參觀學校,他告訴別人說:「我能和英雄們在一起,這是我最幸福的一天。」每逢我們講完話,走出會場的時候,總是被夾入人羣。開始還能從人們排成的甬道中間通過;後來,我們往往不是走,而是被人羣擁着抬着走了。我沒法記淸和多少人握過手,實在說,不知有多少人一次、再次、多次地伸過手來。在一次集會後,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從人羣中擠出來,緊握着劉樹基同志的手,然後他搖着手向小伙伴們說:「我握到志願軍的手了!」
   曾經在一次戰鬥中,率領全排擊毀敵人六輛坦克、一輛裝甲車,斃敵百餘名的特功排排長王永章同志,在作報告時,每講到擊毀一輛坦克,台下便響起一陣掌聲和歡呼。他剛剛把話講完,人們便擁上去爭着讓他簽字,把最心愛的東西送給他。靑年學生們給他寫信,邀請他到自己家裏去玩。在他給二區人民作報吿的一次集會上,人們便給他掛上了「保衛和平」「華北物資交流展覽會」等五、六個紀念章和學校校章。他走下台來,一個三四歲的孩子,迎面跑來拍着手歡迎志願軍叔叔,他抱起孩子慢慢地在人羣中走,孩子緊緊摟着他的脖子,親他吻他,認眞地要求他:「叔叔要多殺美國鬼子。」王永章——這個在最嚴重的鬥爭裏從來沒叫過苦、掉過淚的鐵漢子,被孩子的話感動得流淚了。祖國的孩子們是這樣憎愛分明啊!
   祖國人民對待我們眞是體貼入微。冼寧同志因爲感冒了,在作報吿時嗓子啞了,連着咳嗽幾聲,店員工人劉書修便急忙買包止咳糖送給他。一月二十二日,我和幾個同志到燕京大學做報告時,因報告時間較長,校長怕躭誤我們回城裏的時間,動員同學們不要出門送我們。可是,還是有許多人趁機會溜出禮堂,趕到校門口給我們握手吿別。當我步入汽車門時,一位女同學激動地再次同我握手,我看她像有許多話要說,但時間已不允許了,她猛然地將帶着的皮手套遞給我說:「同志,請你把我們的心和牠一塊帶到前方去!」「我一定把他帶到前方去!」車開動了,我才想起:忘記問這位女同學的名字。實際上,這也沒有什麽,因爲祖國人民都是這樣地熱愛和關懷着我們。
   一月二十八日(「抗美援朝專刋」稿)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曲竟濟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