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氣概光輝的創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49094
颗粒名称: 英雄的氣概光輝的創造
并列题名: ——記抗美援朝前綫實物及圖片展覽
分类号: E297.5
摘要: 1952年01月23日登载了英雄的氣概光輝的創造——記抗美援朝前綫實物及圖片展覽。
关键词: 戰士 美國 生活

内容

抗美援朝前線實物及圖片展覽會,二十一日在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揭幕。這次展覽的實物和圖片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歸國代表團從朝鮮前綫帶回來的展覽品中的一部分。
   在這次展覽的實物和圖片中,有英雄的朝鮮人民軍和朝鮮人民獻給志願軍的各色錦旗二十八面,反映志願軍戰鬥、生活和中朝人民戰鬥友誼的照片六十八幅;有著名的戰鬥英雄崔建國繳獲的美軍的刺刀,崔建國曾用這把刺刀在加里山戰鬥中刺死六個美國鬼子;還有一把大鐵鍬,志願軍某部戰士魏明曾用它砍死了兩個美國兵。展覽品中還有前綫戰士們在戰地的作戰工具、被服、食物和利用敵人的彈片、鋼鐵□其他廢物所創造的各種生活用具和文化娛樂器具等。這些展覽品充分表現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無比的英雄氣槪和無限的創造力。
   展覽品分爲六大部。在生活日用品部裏,陳列着從飯鍋、蒸籠、水桶到筷子、勺子、小刀、肥皂盒等志願軍戰士們的各種日常生活用品。這一切都是戰士們利用敵人的破銅爛鐵所做成的。他們用汽油桶截短做行軍鍋,把桶蓋錘成菜鍋。炊事員羅培榮用被擊落的敵機上的廢鉄錘了一把菜刀,並給它起個名字叫「勝利刀」。戰士們搜集敵軍的不同口徑的子彈殼,做成油燈。他們還把用過的包砲彈的蠟紙,做成紙蠟燭;把松油熬成松油蠟燭。戰士們把砲彈爆炸後的銅片做成勺子;用被擊毀的敵機上的鋁塊錘成肥皂盒、飯盒和做成水桶。戰士們並用美國五百磅大炸彈彈尾做火盆,用大罐頭煮水喝。
   戰士們對祖國帶去的每一件東西,都十分喜愛。一個炊事員的扁担已經用斷了,他就把它做成許多把刷鍋的竹刷。一個戰士帶去的水壺被砲彈打壞了一半,他把另一半裝上木柄改做飯勺;飯勺漏了,他又把它釘許多洞改成漏勺。在挖工事時,鐵鍬和鉄鎬被岩石磨短了,戰士們就把它放在火上燒紅了用石頭把它錘長了再用。某部戰士李鳳翔繳自敵人的一把八寸長的純鋼的鉄鍬,一年多來磨得只剩三分長。
   有着高度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文化藝術素養的志願軍戰士們,創造了許多文化娛樂的器具來豐富自己的戰地文娛生活。他們利用祖國的馬尾,朝鮮的樹枝和軟薄的樹皮當「蛇皮」,美國的砲彈殼和電綫裏的銅絲,製成胡琴,他們驕傲地把這叫做「兩洲三國」胡琴。他們用繳獲的美國汽油桶、砲彈殼製成鑼、鈸等打擊樂器。他們把這些樂器叫做「西洋樂器」。他們也用祖國的炒麵箱做成木梆子,用木板按上電綫裏面的銅絲做成木琴。他們還用牛皮蒙在掏空的樹樁上做成鼓,刮松油製松香,用罐頭製成三弦等。他們還把粗樹枝用燒紅的鐵條燙通,上面用蘆葦做哨,下面按上鋁皮做成嗩吶。在戰鬥空隙中,他們就愉快地演唱起來。
   在展覽品中,還反映了志願軍戰士們不倦的學習精神。當戰士們在火綫上缺乏紙張時,他們就用樹皮、樹葉、玉米外衣寫牆報。戰士們還剪了許多窗花。這些窗花是戰士們貼在工事裏當裝飾用的。他們剪了許多殺敵、射擊的英姿;也剪了許多敵人跪下繳槍的狼狽相。
   這些展覽品感動和敎育了每一個觀衆。許多觀衆邊走邊談,他們表示:志願軍在前綫艱苦的生活和光輝的創造,給了大家艱苦奮鬥,熱愛祖國的榜樣。(新華社北京二十二日電)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崔建國
相关人物
魏明
相关人物
羅培榮
相关人物
李鳳翔
相关人物
胡琴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新華社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北京市
相关地名
美國
相关地名
中國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