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蘇商會主席奈斯特洛夫撰文論述蘇聯和各國經濟合作問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48621
颗粒名称: 全蘇商會主席奈斯特洛夫撰文論述蘇聯和各國經濟合作問題
并列题名: 認為各國經濟會議有助於各國經濟的發展,蘇聯經濟機關必將盡力予以協助。
分类号: F119
摘要: 全蘇商會主席奈斯特洛夫在1951年第五十一期「新時代」雜誌上撰文論述蘇聯和各國經濟合作的問題。
关键词: 苏联 经济 国际合作问题

内容

(新華社北京十五日電)據塔斯社莫斯科訊:全蘇商會主席奈斯特洛夫在一九五一年第五十一期「新時代」雜誌上撰文論述蘇聯和各國經濟合作的問題。奈斯特洛夫寫道:蘇聯已成為一個强大的工業國,運用着科學和技術的最新成就,能够製造各種類型的機器和儀器,這就是擴大和他國的商業合作的堅實的基礎。世界上沒有一種機器或一種類型的裝置是蘇聯工業界不能够製造的。這些具有高度效能的機器,當然可以輸往有發展經濟的需要的國家。蘇聯又是生產糧食和多種多樣原料的大國。蘇聯在這一方面的潛能近幾年來也已大大增加了。蘇聯穀物收穫量現在每年達一億一千二百萬噸以上。蘇聯可以分出一部分穀物輸往產穀不够的國家。木材是蘇聯對外貿易的又一重要項目,工業發達的國家(例如英國)可以從這種貿易中得到好處。蘇聯擁有豐饒的貨物可以輸出,同時又是不同種類的製造品和原料的消費者。這一切就爲蘇聯和歐美各大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貿易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凡要使本國的國家經濟依照健全方針發展,幷且關心本國人民福利的國家,都在不斷地擴大和蘇聯的貿易。歐洲各人民民主國家就是例證。無數事實證明了蘇聯政府始終一貫熱望在平等及尊重各族人民和國家的主權的基礎上,增進國際合作幷擴大國際關係。
   奈斯特洛夫說:戰後幾年來美國在各國以互利的條件發展經濟合作的追路上佈置了許多障礙。美國壟斷資本集團對一切資本主義國家施以壓力,迫使他們和蘇聯及人民民主國家斷絕商務關係。但是這種政策使英、法及其他資本主義國家蒙受到嚴重的損害。從一九五〇年起,許多國家中不顧美國日益增强的壓力,依然表現了和蘇聯進行貿易的熱望。英國、西德和意大利,一九五〇年對蘇聯貿易額都比一九四九年增加了。一九五〇年蘇聯輸往英國的穀物相當於一九四九年的三倍。英國、瑞士和意大利都以更多的機器輸往蘇聯。近來蘇聯已締結了關於以穀物供給英國的重要協定,幷在法國訂購了絲織品。
   奈斯特洛夫進一步論及定於一九五二年四月在莫斯科召開的國際經濟會議,他指出:召開這個會議有助於各國經濟合作的發展,通過不同的經濟制度及社會制度之間的和平合作,可使各國人民的一般生活條件有所改善。這樣的會談毫無疑問可以成爲促進各國經濟關係的重大步驟,蘇聯的經濟機關必將竭力予以協助。奈斯特洛夫結語說:在蘇聯和各資本主義國家之間,在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世界之間實現更密切的經濟合作確有很大的潛能,在這種合作的道路上故意佈置的障礙必須排除,這樣那就會改善許多資本主義國家所處的困難經濟地位,幷使國際和平有了保障。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奈斯特洛夫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全蘇商會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苏联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