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二本「太平天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47604
颗粒名称: 談二本「太平天囯」
分类号: G127.653
摘要: 1951年12月23日, 当代报登载的关于談二本「太平天囯」剧情的看法。
关键词: 演出 劇情 人物

内容

小時候常去大世界看戲,喜歡眞刀眞槍,「鉄公雞」最爲歡迎。但是,今天却喜愛「太平天国」了。從讚揚反革命張嘉祥的叛變投降,到描繪人民革命英雄史跡的「太平天国」的演出,這是人民光榮勝利的標幟;我坐在戲臺前,受得深深的感動。
   「太平天国」的劇情是依據眞實的歷史編寫,處理人物從階級分析出發,所以戲的現實性很强,使人感到親切。形式上也突破了舊京戲的表演範疇;表現的是近代史實,因此扮像、服裝都和舊京戲不同,這一新形式的試探,沒有太多的失敗,因爲它是服從內容的。
   一般演員演出相當認眞;對於人物性格的刻畫,如二本中李秀成、韓寶英、曾天養這些人物形象,都很生動。場子也相當緊凑。腔調的採用,如韓寳英逃走時用「高撥子」,石達開觀書時用「吹腔」,都是適合的;韓寳英在她同伴被活埋之夜的一段「反二簧」,如果稍移後、等她回到臥房在燈前再開始唱,可能顯得更妥貼一些。曾天養和蔡彪鬥爭一場,吸收「打漁殺家」的部份精華,溶合在戲裏,鮮明的、精簡的介紹了曾天養這個倔强樂觀的老年人,這是推陳出新的好例子。
   如同已經有人所指出:道白的不統一是值得研討的問題:有的演員說韻白,有的演員說類似的國語,甚至同一劇中人物,一時韻白,一時國語,這一種混亂的現象確是不好的,破壞了戲劇形式的完整,有時更模糊了人物形象,這必需澄淸。
   新京劇的前途是光明的。「太平天国」的演出,是從內容到形式整個改觀了,但這只是初步的試探,我們應該步步爲營的朝着新方向邁進。
   最近,李如春劇團又擱下「太平天国」而演舊戲了,我覺得是頗可惋惜,希望能把第三本早日搬上舞台。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葉伯寬
责任者
張嘉祥
相关人物
李秀成
相关人物
韓寶英
相关人物
曾天養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大世界
相关机构
李如春劇團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