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貫澈婚姻法獲得成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46306
颗粒名称: 浦江貫澈婚姻法獲得成績
并列题名: 主要掌握三個環節:一、組織幹部学習打通幹部思想;二、根據羣衆具體思想情况進行宣傳;三、把愛國主義教育與婚姻法宣傳結合起來。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12月,浦江縣貫澈婚姻法獲得成績,主要掌握三個環節:一、組織幹部学習打通幹部思想;二、根據羣衆具體思想情况進行宣傳;三、把愛國主義教育與婚姻法宣傳結合起來。
关键词: 貫澈 婚姻法 獲得成績

内容

(浦江通訊)浦江縣自從今年五月以後,才開始宣傳貫澈婚姻法。首先,縣人民法院、婦聯等有關機關,採用巡迴宣敎與審判相結合的辦法,下鄉宣傳婚姻法,並及時處理了若干逼死人命的違法案件。七月下旬召開了首次全縣調解工作會議,專門討論了如何開展農村調解工作,因此婚姻法的宣傳貫澈就能初步開展。但由於巡迴宣敎與審判不經常,以及宣傳時沒有說明貫澈婚姻法的基本意義,只片面的强調「寡婦再嫁」、「童養媳可回娘家」、「包辦婚姻可離婚」等,因此羣眾對婚姻法還沒有正確的認識。如黃宅區農民說:「土地改革翻了身,老婆離了婚」、「共產黨啥法都好,就是婚姻法不好」,造成羣衆思想上的對抗。司法部門處理婚姻案件,存在着「貧僱農觀點」與「救活不救死」的庸俗的人道主義觀點;如將陳良昌虐殺妻子案,根據「成份好、勞動好、民憤不大」等理由,僅判十年徒刑,間接助長了封建婚姻的兇焰,因此中農陳學喜的母親對她的媳婦說:「打死你有什麽關係,頂多坐一年半牢。」全縣有五個區六十七個鄉,二百三十一個村建立了調解機構,由於缺乏經常的敎育和領導,起作用不大,由於過份强調程序,故調解機構非但沒有及時為羣衆解决問題,反而成爲約束羣衆的東西,如到區裏調解時,必須先經過村、鄕的調解等(現正在糾正中)。由於存在着以上缺點,婦女在封建婚姻制度的壓迫下結果自殺的現象仍然存在。
   縣領導上經過分析研究以後,發現貫澈婚姻法的工作中還存在着以上問題,便針對這些問題,向各區發出指示。特別强調貫澈執行婚姻法是一場思想鬥爭,必須先從提高幹部、羣衆的認識與覺悟開始,也就是說要發動羣衆,大張旗鼓貫澈婚姻法,並組織幹部學習,於是宣傳貫澈婚姻法的工作便在七個區的七個重點鄕展開了,而且也獲得了初步成績。獲得成績的原因,主要是掌握了以下環節:
   第一、全黨重視,黨委負責,組織工作幹部與鄕村幹部展開婚姻法的學習。首先黨委本身作了自我檢討。十月份縣委擴大幹部會議上專門組織了婚姻法的座談,在各種積極分子訓練班上也都作了婚姻法的報告與討論。工作幹部學習婚姻法後轉變很大,如橫溪區區長寫出自我檢討,找出了官僚主義與自由主義的思想根源,使該區工作有了好轉。縣府政法會議上學習了政務院關於檢查婚姻法貫澈情况的指示行宣傳。在各種系統會議上,反覆的進行敎育,組織羣眾控訴舊婚姻制度的不合理,使在思想上劃淸敵我界綫。根據白沙、張官、前吳三個鄉的統計,參加控訴會議的人數佔成年人百分之九十,共有九千人左右。童養媳黃花訴苦時說:「九歲的婆婆逼我做鞋底,我做不來,被她用剪刀刺得鮮血直流,還要逼我去春米。」羣衆深受感動,有的還流淚,所以組織控訴是羣衆從思想上摧毁封建婚姻的有效辦法。宣傳敎育必須結合對違犯婚姻法者予以法律制裁,罪惡較大的應在羣衆中有準備地進行公審。如張官鄕公審了逼死婦女案,判處了主兇張正鳳死刑、次兇洪祖山徒刑十,也作了自我檢討,明確了貫澈婚姻法是嚴重的政治任務。如張志潔同志瞭解到農村婦女受封建婚姻制度壓迫的材料以後說:「眞想不到農村婦女這樣受苦受虐待,今後我一定支持婦女的正義鬥爭。」由於打通了幹部的思想,爲貫澈婚姻法打下了基礎。此外,從鄉到村也進行了一次學習,打通了鄉村幹部的思想。如張官鄉一村民兵隊長陳榮富說:「以前我認爲捉姦是合法的,在縣裏開了民兵會議後才知道不准捉,所以我就不敢捉。現在學了婚姻法,才曉得了爲什麽不應該捉的道理。」
   第二、了解羣眾的具體思想情况,進五年後,人心大快。羣衆紛紛說:「這種人不處死刑,婚姻法怎麽樣也貫澈不下去的。」
   第三、修訂愛國公約與整理調解機構。爲了使運動能鞏固與發展,成爲一個經常工作,必須結合各項中心任務,把貫徹婚姻法的實際行動訂到愛國公約裏去。如張官鄉第四村張文喜召開家庭會議修訂愛國公約,他自己訂的:「對子女的婚姻,不包辦買賣;」他老婆訂的:「愛護子女和媳婦;」他的兒子和媳婦訂的:「尊敬公婆、夫妻和睦;」他的女兒是:「保證婚姻自主。」全家修訂了愛國公約,對該村影響很大,全村三天內也都修訂了愛國公約。大家都要向他學習,並推選他爲本村調解委員,充實了該村調解小組。
   關於宣傳內容必須全面,應强調家庭和睦,有利生產,防止片面理解婚姻法。根據浦江縣實際情况,在宣傳工作上,應掌握四點:㈠反對虐待,反對自殺;(二)反對干涉婚姻自由;㈢反對買賣婚姻;(四)舊家庭應當改造。
   由於在七個鄉範圍內普遍宣傳了婚姻法,獲得了初步成績,出現了一片新氣象:
   第一、從幹部到羣眾,深深體會到貫澈婚姻法是土地改革後反封建的重大政治鬥爭,是廣大羣眾的迫切要求。而且通過這一宣傳,取得了初步經驗,爲以後貫澈婚姻法樹立了信心。
   第二、深入宣傳婚姻法後,推動了中心工作,解决了思想問題。如婦女傅美女在討論中哭訴:「十多年來,我有苦沒處訴,連親爺娘面前也不敢說。毛主席、共產黨比親娘還好,使我說出十多年所忍受的痛苦。」參加會的婦女羣衆都流下眼淚,感動很深。此後,羣衆覺悟提高,參加開會的人愈來愈多,還自動討論了如何繳糧。這說明貫澈婚姻法,提高了羣衆覺悟,能够進一步發動羣衆,推動中心任務,使幹部深深地體會到這是一個政治任務。
   第三、羣眾懂得婚姻法以後,積極起來摧毀封建婚姻制度,出現了一片新氣象。如前吳鄕有四對不合理的夫妻離了婚,五個童養媳回了娘家,守了六年的寡婦于大仙也改嫁了,並且都能積極生產,童正來學習了婚姻法以後,放棄了早婚的念頭,農民張文獻表示一定把他家的童養媳送回去,常打駡妻子的趙樟紅,學習了婚姻法以後夫妻和睦,有事互相商量。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机构

浦江縣人民法院
相关机构
浦江縣婦聯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浦江縣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