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鳳英教育了她的公公婆婆使一個吵吵鬧鬧的家庭變成了勞動生產的家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46202
颗粒名称: 馬鳳英教育了她的公公婆婆使一個吵吵鬧鬧的家庭變成了勞動生產的家庭
并列题名: 記旅大市的一個「民主和睦家庭」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12月,旅大市桂林坊婦聯會副會長馬鳳英耐心地敎育她的有封建思想的公公和婆婆,使一個舊的爭吵不安的家庭,變成一個新型的勞動生產、互敬、愛的民主和睦家庭。
关键词: 馬鳳英 封建思想 民主和睦家庭

内容

旅大市桂林坊婦聯會副會長馬鳳英耐心地敎育她的有封建思想的公公和婆婆,使一個舊的爭吵不安的家庭,變成一個新型的勞動生產、互敬、愛的民主和睦家庭。
   馬鳳英原是一個童養媳,她從十三歲就到了婆家。婆婆脾氣很大,成天嫌媳婦不順眼。她一直受着婆婆、公公的氣,沒有過過一天安心日子。她的丈夫王連成是旅大市電工二廠的工人,夫婦倆人感情很好,但王連成怕媽媽生氣,只得勸慰馬鳳英,要她忍耐着過日子。
   一九四五年八月,旅大在蘇聯紅軍幫助下得到了解放。馬鳳英迫切地要求進步,不顧婆婆的責駡,堅决地參加了婦聯會和識字班。由於她工作學習都很積極,被選爲桂林坊的婦聯會副會長。她的婆婆、公公和小叔子時常諷刺她。她的婆婆常駡着說:「整天出去跑風就跑飽了,別回來吃飯!」
   可是馬鳳英不消極,隨着政治認識和階級覺悟的提高,她覺得向封建家庭妥協是不對的,必需把婆婆和公公的舊思想改變過來。於是她便從各方面來啓發和敎育她的婆婆和公公。
   有一次,桂林坊的一個惡婆婆虐待童養媳,引起全坊婦女的不滿,桂林坊的民主婦聯决定開大會來敎育這個婆婆。馬鳳英就趁這機會動員婆婆參加大會。會上,馬鳳英的婆婆聽到婦聯會長說:人人都是父母生的,假若我們自己的姑娘在婆婆家受氣的話,我們自己也是難過的。婦聯會長又在會上講解了人民政府的法律,說明政府保障人人平等,不准人壓迫人等道理。會上被批評的那個惡婆婆在大家面前認了錯。經過這次會議的敎育,她的婆婆的脾氣開始有了改變,而且還時常告訴老頭子說:「別老腦筋了,現在不是過去那個時候了。」
   馬鳳英又以實際行動主動地團結公公和婆婆。她家院子有一畝多地,全家分着種些菜蔬。馬鳳英和她的弟媳每天天不亮就起來澆水、拔草,常常帶着把公公、婆婆地裏的活也做了。公公、婆婆看到這個光景,心裏高興起來。馬鳳英爲了進一步打消與婆婆、公公之間的隔閡,她和丈夫商議好要開個家庭會。馬鳳英在會上先檢討了自己,接着由她的丈夫、小叔子作了檢討;然後她又表揚了公公和婆婆的菜地種得很好。公公和婆婆喜得眉開眼笑。從這以後,婆媳之間的糾紛像春風颳開了河裏的冰,一天少於一天。在旅大市民主婦聯號召建立民主和睦家庭的時候,馬鳳英在上級支持和鼓勵下,决心從自己家裏做起。她首先取得了丈夫的協助,然後和兩個老人商量,共同訂出管好家務的計劃。全家按照計劃分了工,並推選丈夫王連成担當家庭會議小組長,確定每星期開一次家庭會議。這一時期,馬鳳英的公公和婆婆的舊思想有了很大的轉變,婆婆並當選為婦女代表;馬鳳英和弟媳都參加了中蘇醫院的工作,整個家庭都在不斷的進步中。一九五〇年三月,馬鳳英全家就光榮地當選了旅大市的民主和睦家庭。
   為了保住這個好日子,馬鳳英全家訂出了愛國公約,建立了讀報組,不斷提高政治認識。全家在執行愛國公約中,發揮了高度的愛國熱情。馬鳳英夫婦倆在工作中都受到領導方面的表揚。她的小叔子、弟媳也都在工作中發揮了高度的積極性,而且先後參加了共產黨和青年團。馬鳳英的婆婆不但盡力照料家務,不讓兒子和媳婦工作受影響,而且生動地給鄰居婦女看管四個小孩,使他們積極參加文化學習。今年三月,婆婆又光榮地當選了工屬模範。公公除了種菜和打掃院子外,還飼養兩隻羊,準備把羊喂好生小羊羔增產捐獻抗美援朝。
   她們爲了鞏固這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在九月三日對日作戰勝利日,召開了家庭獎模會。老婆婆被評爲一等家庭模範,公公評為二等模範,二媳婦評為三等模範,都得了獎。公公說:「下回我爭當頭等家庭模範。」婆□□說:「你爭頭等我爭特等。」(新華社電)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馬鳳英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旅大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