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五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45802
颗粒名称: 五十五年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12月03日登载了最近在報上看到一張異常突出的圖片,那就是上海市郊區蘇南區土地改革展覽會中□列□的眞如江橋農民朱阿大的一件單衣。
关键词: 剝削 社會 壽命

内容

最近在報上看到一張異常突出的圖片,那就是上海市郊區蘇南區土地改革展覽會中□列□的眞如江橋農民朱阿大的一件單衣。這單衣朱阿大曾穿了五十五年,補上加補,現在已有四斤半重!這確是一樁很足使人感觸而又是十分平凡的普通事件。在解放以前,有誰會去對這種很普遍而含有嚴重的社會意義的事情加以注意,或僅僅去表示單純的同情呢?
   五十五年,這可不是一個短促的時期啊!在我們中國人平均壽命還不過三、四十歲的情况下,這一件一個普通農民所穿的破衣,它的壽命居然竟比我國人民平均壽命還要超過三分之一以上,這眞不能不使人感慨萬端,深深地痛恨封建剝削的罪惡!我想只要一個人的感覺還不到完全麻木的境地,看到了這件驚心怵目而又並不稀奇的展出品,也將不能不無動於衷罷!
   五十五年,好漫長的歲月!其實這樣的破單衣,也不過是一個典型展出,一般農民誰不穿上三四十年的破衣?這也就是說,一般農民穿破衣的年限,差不多和中國人的平均壽命一樣長!這正强烈地顯示出封建剝削的罪惡。現在好了!感謝毛主席,全國範圍內的土地改革,使農民基本上翻身了!封建剝削人吃人的社會已經基本上消滅了!
   讓我在這裏另外舉一個絕端相反的例子吧!松江省勃利縣北興村人民,今年上半年平均每人添了一套新衣,其中百分之九十還是斜紋布做的,農民不再要穿老粗布了!該村有一次因演戲需一件破棉襖,結果跑遍了全村,郤找不到一件。這是多動人的新鮮事例!過去是一件破衣穿上五十五年,現在是每人有新衣穿,跑遍全村找不到一件破衣,這是一個何等顯明的對比!農民生產力的解放和進一步的提高,將會帶給農民日趨向上的生活。美滿幸福在向着我們招手。讓封建□削制度葬進墳墓去吧!讓穿上五十五年四斤半重的破單衣送進博物館去作歷史的展出吧!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地名

上海市
相关地名
中國
相关地名
松江省
相关地名
勃利縣北興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