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藏高原上的戰士之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45717
颗粒名称: 康藏高原上的戰士之家
分类号: G127.653
摘要: 1951年12月03日登载了生活在拔海三千公尺以上康藏高原上的人民解放軍戰士們,在空氣稀薄、風、雪、雨、雹變化無常的天地裏,建設了自己的快樂家園。
关键词: 戰士 祖國 人民

内容

生活在拔海三千公尺以上康藏高原上的人民解放軍戰士們,在空氣稀薄、風、雪、雨、雹變化無常的天地裏,建設了自己的快樂家園。
   這快樂的家庭是成百個一排一排的窰洞組成的。每一排的窰洞面前,都有一條清潔而平坦的人行道。有些人行道的兩旁,還栽着很多小樹。戰士們把它比做內地城市裏的整齊而又清潔的住宅區,他們翹起大姆指把它誇耀爲康藏高原上第一等的住宅。
   某部戰士們在一座山上修建了一座八層大樓。整個一座山,都被戰士們挖成窰洞,從底到頂共有八層。這座大樓有樓梯,有人行道,有淸潔的寢室和飯廳,有光綫充足的俱樂部和辦公室,還有寬敞的院子。院子裏外戰士們還種植了康藏高原上特有的花草。戰士們熱愛自己的勞動果實,親切地稱它爲「康藏高原大樓」。
   住宅區周圍的山上,戰士們栽上了許多樹。住宅區裏還有很多菜園。戰士們從祖國內地到康藏高原來的時候,有計劃地帶來了各種菜種。現在,戰士們的菓園已經獲得了豐收。一個蘿蔔有十二斤重,一棵菠菜有四斤重,一個馬鈴薯有兩斤重。
   每一個窰洞裏,有一個泥做的坑和一張方桌。戰士們用高原上靑白色的土粉刷了窰洞的四壁、窗口和大門兩旁。窰洞裏光綫充足,清潔整齊。戰士們的背包、洋鎬、碗筷等都整齊地放在規定的地方。戰士們把愛國主義勞動競賽的條件、學習計劃和生活公約,用紅色的土端正地寫在靑白色的牆壁上。在窰洞門口兩旁,戰土們用各種顏色的土寫着「加强抗美援朝、建設祖國邊疆」「捍衛祖國邊疆、建設康藏高原」「團結藏族人民、完成修建任務」等對聯。在門頭上,他們寫上「毛主席萬歲」「熱愛祖國」「建設西藏」等橫額。
   每天早上,戰士們走出自己的家,扛着洋鎬和其它生產工具,奔向修建工程區。高原上有時一天之內晴雨變換數次,往往在萬里晴空的正午,突然會有一片片的黑雲飛捲過來,山上馬上就狂風怒號,大雪紛飛。戰士們就在這種氣候變化無常的情况下堅持着修建公路、橋樑和其它工程。戰士們在雪山上修建公路時,帽□上常常結了一寸長的冰。他們也往往在零下十度的寒流中去打橋樁。戰士們决心把康藏高原變爲像蘇聯西伯利亞一樣美好。他們看到蘇聯畫報上印有西伯利亞的五彩圖片,就互相鼓舞着:「過去的西伯利亞也很荒涼。大家看,現在西伯利亞的斯大林公路上,天天走着載貨汽車和漂亮的客車。」從荒涼變爲繁榮的西伯利亞,成爲戰士們建設康藏高原的遠景。
   晚上,戰士們從修建區回到家裏,有的到俱樂部裏或露天舞台上去參加文化娛樂活動,有的到體育場上去打籃球、跳木馬或翻單槓。戰士們在進行了充分的娛樂活動後,就回到淸潔溫暖的炕上舒適地睡覺。
   戰士們在節日和假日,都邀請藏民到自己的家裏來聯歡。藏族人民和戰士們已經親熱得像一家人了。他們在戰士的家裏,奏着樂器,跳着各種舞蹈,儘情地高唱藏曲。歌頌毛主席和解放軍。藏民們拉着戰士們的手,敎戰士們跳弦子舞、西藏舞、引箭舞;戰士們也熱情地教藏民們跳修建舞、洋鎬舞、紅旗舞、抗美援朝舞。平時,藏民時常把一束束從野外採來的鮮花送到戰士們的家裏,幫助他們裝飾家園。戰士們也把從祖國內地帶去的茶葉送給藏民。
   「捍衛祖國邊疆,建設祖國邊疆!」解放軍戰士們充滿了無限的信心,决心和藏族人民一起把祖國邊疆變爲幸福的樂園。(新華社北京一日電)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斯大林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新華社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西藏
相关地名
西伯利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