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通水道替生產城市作好準備杭建設局開始疏濬東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45579
颗粒名称: 暢通水道替生產城市作好準備杭建設局開始疏濬東河
其他题名: 自水城門至淳佑橋一段疏濬工程預計五個月完成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杭州市人民政府為早日暢通縱互市區的浣紗河、中河、東河三大主要河流,替生產城市作好準備,繼疏濬浣紗河後,又間開始疏濬中河。
关键词: 杭州市人民政府 疏濬 中河

内容

(本報訊)市人民政府為早日暢通縱互市區的浣紗河、中河、東河三大主要河流,替生產城市作好準備,繼疏濬浣紗河後,於今年五月間開始疏濬中河。全綫開工以來,已完成百分之五十二的工程,預計全綫工程在一九五二年三月可全部完工。幷又於十一月二十八日起開始疏溶東河,與疏溶中的中河同時施工。
   東河自鬥富橋起至壩子橋水城門止,全長四·〇七公里,是市區直通海寧的水路要道,在城鄉物資交流方面,起着一定的作用;同時也是市區糞便垃圾的主要運輸綫,國民黨反動派統治二十幾年,對與市民密切相關的河流,從不加以重視,致使該河河床淤塞,水流滯緩,吃水較深船隻便無法往來通航,沿鬥富橋一帶,河水更淺,水質混濁,使一條原先淸流縈碧的河流,變成了臭氣四溢的納垢藏汚處所,尤其是每逢夏季,大大影響了人民生活衛生。所以疏溶東河與疏溶浣紗河、中河,同爲當前市政建設的主要任務。
   東河施工情形,自水城門至淳佑橋北一段(內城河梅□壩東段長二六四公尺不在其內),長二·八九公里,因河面寬闊,建設局特從上海購買了二十匹馬力的挖泥船一艘,配合木船二十隻,調用失業工人一百人參加全綫工程,預計在五個月內可以完成機械開挖工作。該綫淳佑橋以上,長一·一七三公里,因河身較狹,挖泥機船不能使用,擬在明年四月以後由失業工人救濟處調派大批失業工人參加挖掘工作,計劃三個月內竣工。(何金豐、管成)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何金豐
责任者
管成
责任者

相关机构

杭州市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