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明山區的時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44873
颗粒名称: 在四明山區的時候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11月23日当代报登载关于笔者在四明山區時候的生活。
关键词: 四明 山區 生活

内容

這個學期快終了的時候,他們又召開了一次代表性的小組會,由每校選派了一個代表參加(凑巧那時參加的六個人都是女性)。在這個會上,使我更認識了政治指導員張××和其他幾位同志崇高的品質。這是我一生中難忘的事,我非但覺得這些革命戰士偉大,並且也爲自己能參加了這個會引以爲榮。這個會在緊張的空氣中堅持了三天,爲了安全起見,第一日換了四個地方,記得最後一次在黑夜裏,我們每兩人扛了一條被(這些被都是老百姓自願借來的),由張、董兩同志作前導,摸索着前進,因爲太黑,路又難走,好些人都跌倒了,但馬上爬起來又走。說也奇怪,那時好像有什麽力量在鼓勵着我們,這樣,我們不知走了多遠,也不能辨別方向,模糊中只知道被引進一所民房的樓上,又恐露了風聲,我們從進去後連樓梯也沒走下來,直至散會回校的那天,我們才知道那裏離費市已有十多里路了。據送茶飯的一個和善的房東老婆婆吿訴我們,她們家裏常有同志們來留宿、吃飯,雖然她不要他們付錢,但他們一定要給,而且有東西損壞了,也照價賠償,她說時滿臉慈祥的笑容,表露出對戰士們無限的熱愛和尊敬。
   張董二同志讓我們睡在牀上,他們自己却睡在地板上,因爲被子不够用,他們下面舖着稻草,把棉衣脫下當被蓋。在這三天中,我們經常圍在桌子四周,聽取張董二位同志講解政治上各種問題:他們分析當時國際形勢,告訴我們是誰在領導着抗戰,還講二萬五千里長征的故事。有時我們也展開討論,倦了,大家唱唱歌、講講笑話,調劑一下精神。我們生活在充滿着友愛的、愉快的小天地裏,忘記了我們所處的環境是危險的,要是不幸被敵人知道,我們就什麽都完了。
   在這時期,我們也好幾次看到兩個年約十三四歲的小情報員同志,他們每次來的時候,常常從帽子的邊上或在衣服的夾縫內拿出來一張摺得很小的紙條兒,回去的時候,也照樣藏着張、董二同志的字條,帶往到指定的地方去。我們也看到由老百姓武裝起來的民兵,替我們在門外望風。並且還意外碰到了一位初中時同學方君,他已成爲一個人民的革命戰士了,據他說他的一個十幾歲弟弟已被僞軍抓去,生死不明,我不禁為這一對英勇的弟兄肅然起敬。
   第二年春天因我的工作調動而離開了費市,從此就很難得聽到這一羣戰士的消息。據說秋天抗戰勝利時,括民黨一回來,不殺漢奸、不殺僞軍,却大肆搜捕三五支隊留在當地堅持工作的同志,和曾積極支持過抗日隊伍的老百姓,張××同志就在那時壯烈犧牲了。
   張同志雖然死了,但他的血跡和其他千千萬萬革命烈士的血跡一樣,已經在祖國的大地上開出了美麗的鮮花,將永遠永遠的受着人們尊敬和紀念。(下)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崇蓁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