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營企業擴大加工訂貨後促進本省私營工業好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44804
颗粒名称: 國營企業擴大加工訂貨後促進本省私營工業好轉
并列题名: 今後更須切寳服從國營經濟領導,改進經營管理,提高產品質量。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1951年浙江省各國營企業在黨、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决貫澈了統籌兼顧、分工合作的方針,根據國家的需要與可能,有計劃的分配加工訂貨任務,對於調劑市場、調劑生產、穩定物價起了極重大的作用。
关键词: 私營 工業 作用

内容

(本報訊)本省各國營企業為了大力調整公私關係,發揮私營工業的生產能力,適應國家經濟建設與人民生活的需要,今年起,進一步開展了加工訂貨業務。在黨、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决貫澈了統籌兼顧、分工合作的方針,根據國家的需要與可能,有計劃的分配加工訂貨任務,對於調劑市場、調劑生產、穩定物價起了極重大的作用;同時扶助私營工業克服了在經濟改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暫時困難,取得了好轉,並從而刺激了新的生產事業的發展。
   僅以今年一月至九月的本省各國營企業各項工業品、手工業品的加工訂貨數量統計,大部份即已接近或超過了去年全年的加工訂貨數量。如棉紗今年一至九月份加工訂貨數量超過去年全年的百分之三十八·六,生絲超過百分之二·五,綢緞超過百分之八十四·二,毛巾超過百分之九十八·九,棉布今年一至九月份加工訂貨數量佔去年全年加工訂貨總數的百分之九十二,茶葉佔百分之九十二·七,其他如日用品、大米、衛生衣、棉毛衣、油脂等加工訂貨數量均相當龐人。統計本省各國營企業今年一至九月份支出的工繳費,達人民幣一千六百億元。通過加工訂貨,使國營企業直接掌握了大量物資,保證輸出及供應廣大農村與城市的需要,繼續並鞏固了物價的穩定,促進了內外交流和加强了城鄉互助。如綢緞自發展了面向蘇聯、東歐新民主主義國家的外銷方針後,國外定貨紛至沓來,由於國營企業擴大加工代織,使有充分的外銷綢出口,換回了大批國家經濟建設所迫切需要的、珍貴的工業器材;由於通過加工訂貨掌握了大量紗布、日用品等,使能保證城市的供應和源源組織工業品下鄉,鞏固了工農聯盟的物質基礎,如全省百貨公司銷售量七月份較六月份增加百分之九十七·五四,八月份較七月份增加百分之一百二十·六三,九月份又較八月份增加百分之一百二十五·八,使物價穩定在一定的水平上,保證工農產品的剪刀差致不於因工業品的不敷供應而擴大。
   國營企業大力調整公私關係、擴大加工訂貨業務的另一重大作用,是扶助了本省私營工業克服了暫時困難,取得好轉與發展,並使業衆也活躍起來。本省各主要輕工業過去在帝國主義官僚資本、反動政府的長期壓榨排擠下,一般設備均甚簡陋,機械陳舊,資金短少,基礎都很脆弱,加以國民黨反動派長期惡性通貨膨脹,造成私營企業在經營管理上的腐敗臃腫、投機取巧以及在生產上的盲目性。由於私營企業本身存在這些弱點,在整個國家經濟改組過程中,便不可避免的遭遇到一些暫時的困難。本省解放以來特別是最近一年多來,人民政府、國營企業即以各種方式予以扶植,大力調整公私關係,進一步實現了產銷分工、公私結合,使私營廠商保證原料源源供應,並有一定的合法利潤。私營工業在國營企業的領導與扶助下,依靠工人階級,在經營管理上作了若干改進,隨着整個社會經濟情况的好轉,目前已克服了暫時困難,並且取得好轉與發展。這具體表現在全省工業、手工業開業戶數不斷增加上面,根據杭州、寧波、溫州等十五個主要城市統計,今年五月份工業開業戶數較去年七月份增加百分之三十九,手工業開業戶數增加百分之一百零二,五月份以後仍在穩步發展。通過加工訂貨,對於私營工業的生產、經營上,還起了以下幾個主要的作用:㈠由於發揮了私營工業生產能力,堅定了經營者的信心,在生產設備上都作了若干改進,逐步改善了落後的生產方式。如寧波華倫紙廠接受加工訂貨後,按月生產量增加了百分之六十,該廠為提高紙類品質,最近從上海添購染紙機一部。杭市紗厰加工工繳費均有百分之十以上的利潤,在今年六月六日起停紡一個半月時期內,第一紗廠、杭江紗廠等都翻修了厰房,整修了機械及加建了托兒所、醫務所等職工福利設備,為目前的突擊增產打下了技術基礎。染織布工業通過國營企業一年多來的加工扶植,今年八月份開業廠商較去年四月份增加百分之二十·三,機台增加百分之一百四十·九,機械設備上更有許多改進,由人力機改電機三二五台,電狹機改電闊機三五二台,還增加了全鉄機一〇七台,電動紓子車十六台,電動扞經車三三部;許多布厰已改用鋼扣織布,過去僅能製造組織簡單的棉布、現在已可製造組織複雜精良細密的棉布;毛巾廠接受加工任務後,在品質上加用了加白劑,毛巾聯營廠還添購了一架熟漂機器,目前產品品質已與上海的產品相等。㈡調劑了生產,初步做到了扶助私營工業使淡李能爲旺季服務。如杭市棉針織業今年襪子淡季(三、四、五、六、七、八等月份)產量較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一百五十,今年毛巾淡季產量較去年增加百分之八十,使生產逐步走上計劃化,在淡季時生產不致於停頓,旺季時生產不致於手足無措,並保證了物資的及時供應。㈢促進私營企業改善經營管理,使趨向正常發展。各業爲便於接受國營企業領導,改變經營方針,普遍採取了聯營、合營的組織形式。如杭市染織布工業已有一五四家布廠組成三十八個聯營厰,擁有織機五一四台;各項工業品的品質規格也都有顯著改進,基本上已扭轉了粗製濫造、投機取巧的現象,如杭州絲織工業已有二十種綢緞統一了成品規格,寧波毛巾業過去對產品品質一貫不重視,信譽低落,經國營企業委託加工後,規定了品質規格,各廠的產品現在都已合乎標準,綸昌毛巾廠老闆說:「我們的產品能有這樣的提高,完全是百貨公司指導和工人努力的結果」。溫州棉織品、杭州染織布、棉針織等業的產品品質,都較以前提高。
   通過加工訂貨,並改善了勞資關係,資方一般均明確了依靠工人階級搞好企業的思想,並提高了經營的積極性。由於工人階級發揮了生產的積極性與創造性,不斷開展生產競賽,使產品的質與量都有提高,如紗廠方面通過加工以後,每日每錠二十支紗產量由〇·八磅提高到一·〇一一磅,用棉量十二支紗每件自四一五斤降低到四一〇斤,個別紗廠降低到四〇四斤左右;繅絲廠立繅車每日每工由產絲三十二兩提高到三十四兩,較一九五〇年提高了百分之八,品位均有提高;織布方面如寧波過去每台機二十三小時產布八十六碼,現在二十小時就可以產布八十六碼,次布率還比去年減少。產量提高消耗物料量相反減少,積累資金擴大生產,大大鼓舞了資方的經營積極性。
   由於國營企業的正確領導與大力扶助,本省工業才獲得了好轉與發展,這再次證明了:私營工商業的發展如果離開了國營經濟的領導是不可能的。祗有切實服從國營經濟領導,依靠工人階級積極生產,把自己的產銷活動和國家經濟計劃相結合,才是私營工商業的發展道路。但必須指出:本省工商業者通過三大運動,在愛國主義的敎育下,政治認識雖已大為提高,但仍有部份工商業者存在只顧私不顧公的現象,在困難時期要求多加工,以公養廠,獲得好轉後,就不願接受加工。有些私營企業自己不積極改造企業設法降低成本,祗希望工繳越高越好,甚至有些廠商還沒有精確核算生產成本,就片面的高喊工繳低,以作爲偷工減料的藉口;尤其是不切實遵守合同,以遲交貨,少交貨及偸工減料、摻水摻雜等手段來降低品質、攫取暴利;竟至於有個別廠商以簡陋不堪的工廠作掩護,盜賣國家物資,如糧食加工中,加工廠盜賣國家物資情事曾發生十餘起,國家資財遭受嚴重損失;又如絲廠盜賣公絲者亦有十餘家。這種只從「私方一利」的立場出發,利用調整公私關係進行投機取巧,是違背了公私兼顧的根本精神的,正當的工商業者應該堅决反對!
   隨着土地改革後農民購買力的不斷提高,工業生產將獲得進一步發展。私營工商業者必須糾正只顧私不顧公的偏向,團結在國營企業週圍,接受加工訂貨,並切實遵守合同,改進經營方針和管理方法,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克服生產的盲目性,爲建設新民主主義經濟而努力。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