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發言不普遍」的現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44602
颗粒名称: 改善「發言不普遍」的現象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11月20日,当代报登载的关于怎样改善「發言不普遍」的現象的文章。
关键词: 學習 小組 發好

内容

我們機關裏的學習小組,一年前就嚷着「發言不够普遍」,並且用了各種方法幫助不發言或少發言的同志,但到今天還是「老毛病」。如何才能從「不發言」做到「發言」,如何把「言」發好?據我個人的體會,應從下面幾個基本問題上着手:
   第一、認眞學習,養成鑽研問題的習慣,並根據自己的見解,對間題下判斷;不要滿足於模糊的認識。如何鑽研問題呢?首先,對一切問題要能「存疑」,「存疑」的目的是爲了搞清問題,爲了建立信心。我們每遇一個問題要多問幾個「爲什麽」「否則怎麽樣」。這樣,鑽到問題的核心裏去,你或者有所領會,或者有所疑難,使你忍不住要發之於聲,在這樣的基礎上的發言,才對你是愉快的,而不再是痛苦的了。
   第二、要有信心,要能鎭定。一般人都怕自己的話說得不對而不敢發言。這是缺乏信心和不鎭定的緣故。怎樣才能有信心,才能鎭定呢?除了要鑽研問題來明確自己的認識外,還要克服自卑心理,不要認爲「我是一個『小職員』,我的意見不會被人重視」,所謂「人微言輕」,這是要不得的。這是長期反動統治所遺留下來的舊觀念,應該加以廓淸。即使因爲水平低些,說得不對,同志們會幫助糾正,對你祗有好處。不要企圖「一鳴驚人」。其次要對自己的意見有充分的自信,才能做到「大胆」,才能有勇氣迎接爭論,才能使問題水落石出。有助於「鎭定」的工作,應該是㈠準備充分(臨時的,經常的,準備好的材料要加以咀嚼,組織。)(二)把發言的要點先記下來。㈢說話的時候面孔不妨向着大家,而把目光看得較遠些,不要注意人家的臉色。(四)儘量說得慢些。不過話雖如此,要是在岸上學游泳,下水一定會淹死的。因此重要的還是實地練習。如同唱歌一樣,不提高嗓子老老實實來練唱,是不會唱好的。
   第三、發言要有目的。也就是說我的發言要說明一個什麽間題,每一句話,都要與這一問題直接間接有所關聯;不要東拉西扯,說到完了連自己也「不知所云」。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林永江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