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溪郊區農民完成秋種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44564
颗粒名称: 屯溪郊區農民完成秋種工作
分类号: F329.071
摘要: 1951年11月,屯溪市隆新、高陽、率口、陽湖四個鄉,農民們隨着秋季豐收之後,就趕緊的犂田種莊稼。
关键词: 秋季 生產 莊稼

内容

(本報屯溪訊)屯溪市隆新、高陽、率口、陽湖四個鄉,農民們隨着秋季豐收之後,就趕緊的犂田種莊稼。到最近爲止,四個鄕的秋季生產工作,已經快要完全做好了。四個鄉三萬三千六百五十一畝田,有二萬三千五百一十畝,都由農民前後種上了蕎麥、紅花草、油菜、小麥、豆類等莊稼。這當中要算紅花草種的最多,比農民原來計劃要種的數目,還多過了一倍。
   農民們在秋季生產裏面,只要一有空閒時間,還抓緊時間造肥積肥。比方高陽鄉東閔村的農民,就在二十個閒天裏面,趁空到野外去割了一千二百担草來當肥料。根據秋後的估計,四個鄉的農民已經積起的草木灰、草皮灰、人糞和畜糞等肥料,合起來有一萬九千二百四十四担了。另外,許多人還訂好計劃,預備向合作社訂購一批石灰、石膏、猪毛等肥料,迎接明年的愛國豐產運動。
   在秋後,屯溪市四鄉的農民,不光是生產積極,許多人還能够省儉,把豐收的果實,用來買耕牛,添傢伙,正當的用到生產上去。最近,根據四個鄕不完全的統計,農民們添買的耕牛,就共有一百三十一頭;新添的農具,像犁哪、耙哪、水車哪、晒簟哪,也共有一千九百五十多件。有些農民生活也過的比較好了,他們添做了棉衣。譬如高陽鄉黎川街的農民陳衡貴,往年生活過得很苦;今年秋收後,他添買了一張新犂,一把新耙,還做了一個打稻的禾桶,生活也比從前改善了。他滿高興的說:「這全靠毛主席的洪福呀!」
   另外,四個鄉的農民,秋後紛紛的把愛國增產的糧食,拿出一部份來繳納武器獻款;原來四個鄉農民認捐的數目,共是一億三千萬元左右,如今大家已經繳納了九千多萬元了。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陳衡貴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屯溪市隆新
相关地名
高陽
相关地名
率口
相关地名
陽湖
相关地名
高陽鄉東閔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