囘到祖國的懷抱後甬普濟院氣象一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43558
颗粒名称: 囘到祖國的懷抱後甬普濟院氣象一新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11月8日,寧波普濟院回到祖國懷抱後,現在到處傳着熱愛祖國的歌聲!
关键词: 祖國 兒童 普濟院

内容

(本報寧波訊)寧波普濟院回到祖國懷抱後,現在到處傳着熱愛祖國的歌聲!這裏,無論是兒童部、靑年部直至殘廢部的同胞,都不像過去那樣的憎恨普濟院,想突破重重門鎖越牆跳樓在九死一生之下逃生了。
   當我們一踏進普濟院,緊張的工作和愉快的歌聲,就可到處看到和聽到。兒童部的孩童們靜聽敎師敎歌,大家都張開了小嘴,歌唱祖國。靑年部和紡織部,生產落手,就讀報學習,組織了學習小組。靑年部孟才興說:「從前帝國主義壓迫我們不能坐在一起談話,門窗都鎖牢,向玻璃窗外張望一下頂起碼兩記巴掌。有一次陳如鳥在窗角邊向外望望,被用鋤頭打得眼烏珠突出了。現在我們回到祖國的懷抱,才能够這樣學習唱歌,從頭到脚穿得舒齊,天沒有冷被已經發來了。現在不但米淘得清爽,油脂足,飯菜甜又香,不比那時候的爛豆壳和生滿蟲的臭黃魚。」兒童谷鴻章說:「不是毛主席領導,解放軍把強盜打走,不會有今天的美好生活。我媽媽來說家裏分進了六畝田,有了飯吃,她還給我二萬元人民幣,我要好好學習,報答毛主席!」陳明琪說:「現在我們有毛主席,我們有祖國。」
   靑年和成人在生產中,和以前大不相同。現在紡織部那一個做生活粗心一點,時常要斷紗,大家就耐心勸說:「小心點,損失是國家的,現在不是帝國主義的普濟院了。」除了兒童部外,靑年部已提出了紅旗競賽,生產時間比過去改少二個半鐘頭,但是生產效率不比從前低,有時反而紗不够紡。王金谷說:「現在要好好學習,將來建設社會主義國家。」
   普濟院,現在不是重門深鎖的鬼門地獄,而是一所可愛的快樂的園地了。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