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業交通事業上的成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43278
颗粒名称: 一、工業交通事業上的成就
分类号: G210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工業交通事業上的成就。
关键词: 工業 交通事業 成就

内容

全國公私工業,兩年來都有很大的恢復,有些並發展了。一九四九年是全國工業生產最低落的一年,如以歷史上的最高年產量爲一〇〇,則一九四九年幾種主要工業產品的產量大約如下:生鉄降至百分之
  
  一〇·九,鋼鐵降至一五·八,鋼材降至一七·八,煤降至四四·五,電力降至七二·三,水泥降至三〇·九,純碱降至六二·九,棉紗降至七二·四,棉布降至七二·六,汽車胎降至三五·九,紙降至八九
  
  ·五,麵粉降至七七·六,糖降至三九·六。
   但是,在國營工礦企業中,根據毛主席「依靠工人階級搞好生產」的指示,在企業內部進行了與進行着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工作;對於私營企業,貫澈了公私兼顧勞資兩利政策,經過調整工商業之後,僅僅
  
  兩年的時間,全國工業的面貌,就煥然一新。經過二年的恢復工作,各種工業遠遠的超過了一九四九年,最高的超過七倍。
   一九五一年輕工業品的產量,除製糖、火柴、蔴袋三項外,均超過歷史上的最高年產量,重工業產品則有些超過、有些接近歷史上最高年產量,有些則相差尙多,特別是生鉄、煤炭二項基本工業,尚有待
  
  於積極恢復。明年國營工業的生產計劃,可比今年生產總値平均增加百分之二十七,其中生鐵可達最高年產量的百分之七十八,煤可達最高年產量的百分之八十八。這就證明帝國主義在中國經濟侵略被消滅後
  
  ,國內市場擴大,正促進中國工業的迅速恢復。重工業,特別是鋼鐵、煤、電、重化工業(如化學肥料)的恢復與建設,較之輕工業是困難得多;許多輕工業的現有設備利用率,則還低於重工業。因此在現有
  
  工業的基礎上,充分恢復與大力加强重工業是十分重要的。
   兩年来,我們除積極恢復整頓現有工礦企業外,也請蘇聯專家幫助我們設計一些新廠,有些已開始施工。這些新厰除個別的外,都是基本的重工業。例如到一九五三年我們修建鉄路的鋼軌,就可以完全由
  
  自己解决了,大型鋼材,無縫鋼管,大型鋼板及薄型鋼板,也能大部解决了。這些新廠的建設,對於我國的重工業,是會有一定的加強作用的。
   工業建設上取得上述成績的原因,在陳副總理的報告中,已有詳細說明。我只特別指出:工人階級作了國家的主人,在國營工業中發揮了他們的智慧與勞動積極性,是取得上述成績的重要原因。生產競賽
  
  ,新紀錄運動,合理化建議,在全國各地廠礦中先後展開,生長了成千成萬的勞動模範,使勞動與技術結合起來,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工人階級的這種偉大力量,是我們國家今後建設的無盡的源泉。
   隨着生產的恢復與發展,工人階級的勞動條件與生活條件也隨之得到初步的改善。比如在工業生產恢復較早的東北,工人生活則顯著地表現着穩步上升。東北職工的工資,一九四九年增加百分之二十七,
  
  一九五〇年增加百分之十二·五,今年又增加百分之十五。全國各地區各廠礦,在今年內亦已普遍地調整了工資。勞動保險條例從今年五月一日起,已在全國範圍內百人以上的工廠中推行,據勞動部統計:目
  
  前全國已有二百六十餘萬工人,可以享受各種勞動保險待遇。廠礦中的安全衛生條件,也有改善。例如國營煤礦今年上半年與去年同期比較,死亡率減少了百分之六四·三。職工的文化生活也有提高。隨着工
  
  業的進一步恢復與發展,工人階級的物質生活與文化生活是一定會繼續提高的。
   在交通、郵電事業方面,兩年來也做了很多工作。公路、航運、郵政和電信,經過兩年的恢復和發展,比一九四九年全國解放時所有的已大爲超過。
   現在全國的公路幹綫都已恢復並加强了,在沿海地區及西南、西北並增建了新綫。航運方面,輪船的噸位雖然因很多船被國民黨反動派擄到台灣而比以前減少,但現在我們有了獨立自主的航運事業了。全
  
  國大城市與一部分中等城市長途電話暢通,這是歷史上沒有過的。郵政下鄉,發行報刊,這對廣大農民的政治文化水平的提高,是有直接作用的。
   工業、交通事業的建設上,缺點還很多,主要是:計劃性還弱,經濟核算制還沒有貫澈,浪費還相當嚴重,對於新的較大規模的廠礦建設還沒有取得較成熟的經驗。蘇聯專家對我們技術上、企業管理方法
  
  上有極大的幫助。但我們還要加緊向他們學習。毛主席號召我們「增加生產,厲行節約,以支持中國人民志願軍」,這對工業交通部門,正是對症下藥,我們要正視我們的缺點、錯誤,並堅决糾正!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新華社
责任者
李富春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