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土地改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43087
颗粒名称: 三、土地改革
分类号: G210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周恩來在政治協商會議报告土地改革問題。
关键词: 政治協商會議报告 土地改革 問題

内容

一年多的新區土地改革運動,是在全中國革命戰爭勝利和農村中淸匪、反霸、減租、退押等鬥爭勝利的基礎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及其他决定,有計劃、有步驟,有秩序地開展起来的。這是
  
  中國革命歷史上最廣大最健全的一次土地改革運動。
   截止今年八月底,華東、中南、西南、西北四大行政區,已有一億五千餘萬農業人口地區完成了土地改革,約有九千餘萬無地少地的農民分到了一億八千餘萬畝土地。連以前的老區在內,全國總計有三億
  
  一千餘萬農業人口地區完成了土地改革,有九千餘萬農業人口地區尚待進行土地改革。經過再一年的努力,估計到明年年底,除少數民族地區外,全國土地改革即可基本完成。
   在完成了土地改革的地區,農村已起了根本變化:
   第一、在廣大農村,廢除了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現了農民的土地所有制。農民羣眾所進行的一系列的鬥爭,與鎭壓反革命運動相結合,依據各區懲治不法地主暫行條例和人民法庭的處理,
  
  就澈底摧毁了地主階級的反動勢力,使被壓迫的農民翻身成為農村的主人,完全掌握了農村政權,鞏固了農村中的人民民主專政。農民說得好:「過去頭頂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現在都成為我們的了。」
   第二、解放了農村生產力,因之農民生產熱情十分高漲。農民把土地改革中所得土地以外的果實十之七、八投於生產,又得到各級人民政府的扶助,所以農村生產已得到顯著的恢復和部分的發展。今年全
  
  國農業生產,可望比去年增產百分之五左右。新區土地改革後,農民購買力一般提高百分之五十。城市工業品銷路日暢,日用百貨已感供應不足。這說明土地改革爲工業發展開闢了廣闊的道路。
   第三、農民的政治覺悟空前提高。在「保衛翻身果實」的號召下,農村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運動,廣大農民普遍訂立愛國公約,自動報名參軍,踴躍進行愛國增產捐獻和繳納愛國公糧,到
  
  處表現了他們的無限的愛國熱情,表現了他們對於共產黨和毛主席的由衷愛戴。
   第四、農民已組織起來,武裝起來。華東、中南、西南、西北四大行政區農民協會會員約達八千八百餘萬人,其中婦女約佔百分之三十左右。農民積極分子在運動中大量湧現出來。四大行政區的民兵已有
  
  七百五十餘萬,加上其他地區,全國民兵已發展到一千二百八十餘萬。這是鞏固人民民主專政和保衛「翻身果實」的重要力量。
   第五、農村文化已逐步開展。去冬全國農民上冬學的已增至二千五百萬人以上,今年上常年夜校的有一千一百餘萬人。新的科學知識在開始傳佈。勞動光榮逐漸成爲風氣。
   一年來新區土地改革運動所以取得偉大成績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貫澈了劉少奇同志在本會第二次會議關於土地改革的報吿中所提出的「依靠貧農、雇農,團結中農,中立富農,有步驟有分別地消滅封建剝削制度,發展農業生產」的總路綫。凡是依靠了貧農、雇
  
  農,基本上滿足了他們的土地要求的,消滅封建制度的鬥爭就有力而澈底,反之,就發生了「和平土改」和明改暗不改以及改革不久地主又反攻奪地等偏向。凡是有廣大中農參加了農民協會及其領導,少地的
  
  中農也補進了土地的地方,中農和貧雇農的關係就更加密切,農民的陣容也就擴大而鞏固。因此不論以何種理由侵犯和排斥中農,都證明了是錯誤的。對於富農,各地除大部地區已徵收其出租土地的一部或全
  
  部外,對其自耕和僱人耕種的土地及其他財產,均予嚴格保護。新區土地改革後富農的土地平均仍保有當地每人土地平均數的百分之一百五十左右。這樣就中立了富農,而這對孤立地主、穩定中農生產情緒,
  
  都有極大作用。各地在土地改革中對地主階級中的不同分子採取了分別對待的政策。因爲土地改革所要澈底消滅的是封建剝削制度和封建剝削階級,所以對一般服從土地改革法令的地主分子,一律分給他們與
  
  當地得地農民同樣一份土地及其他生產資對,以利進行勞動改造,祗對惡霸地主和破壞法令的地主則予以應得的懲罸。各地對小土地出租者和華僑,都實行了妥善照顧的政策,對城市工商業都實行了堅决保護
  
  的政策。各地城鄉聯絡委員會的建立,合理地解决了城市各階層與農民間的問題,並進一步密切了城鄉人民的關係。由於這一切,全國的土地改革運動就進行得澈底而有秩序。
   第二、實行了廣泛宣傳政策、放手發動羣眾的辦法。中國地主階級對農民長期地進行了政治壓迫、土地壟斷和高利盤剝,他們是不甘心被消滅的。據新區調查,佔人口百分之五左右的地主佔有土地百分之
  
  四十至八十,而佔人口百分之五十至六十的貧農和雇農只佔有土地百分之四至十五。各地地租一般佔產量百分之五十以上,甚至有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地主在土地改革中反攻奪地、破壞生產砍伐樹木、殺
  
  害農民和幹部,甚至勾結或組織土匪進行暴亂者很多。因此,「只要政府頒佈法令、不要發動羣眾鬥爭」的「和平土改」思想是錯誤的。只有深入地廣泛地宣傳土地改革政策,充分放手地發動農民羣眾,并經
  
  過各種會議,實行訴苦,劃淸階級,團結起農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進行必要的恰當的鬥爭,公平合理地分配土地改革的果實,纔能制止和戰勝地主階級的破壞和反攻。凡是這樣做的地方,就能够澈底打
  
  垮地主階級,完成土地改革的任務。
   第三、抓緊了領導,動員了大批幹部下鄉。新區在事先訓練了三十六萬人的土地改革工作隊,幷採取了典型試驗、重點突破、由點到面、點面結合、穩步開展的工作方針。各級領導機關運用了各種方式,
  
  密切上下級聯系,掌握運動眞實情况,及時發現問題、解决問題、糾正偏差錯誤和總結交流經驗,推動了運動的健全發展。同時,也動員了城市中大批幹部、民主人士、知識分子和工商業者下鄉參加或參觀土
  
  地改革,這不僅直接支援了農民,對封建勢力給了一個有力的打擊,而且對參加者本身更是一個很好的敎育改造。
   在土地改革的偉大運動當中,各地也發生了一些偏差和缺點,但各區領導機關都作了及時的糾正。所以我們說,這次土地改革運動是健全的。
   爲基本地完成全國的土地改革,今後一年中必須做好以下幾件事:
   一、運用過去一年多的寶貴經驗,完成九千萬農業人口地區的土地改革。
   二、在已完成土地改革的地區,要認眞做好結束土地改革的工作,經過深入檢查,使土地改革不澈底的地區進一步澈底起來,使若干遺留的問題都能得到妥善的解决。
   三、在完成土地改革的農村,不論新區和老區,都應大力發展生產。在農村中必須有計劃地恢復和發展農業及各種副業生產,幷按照自願互利原則,引導農民組織臨時的或常年的勞動互助組,有重點地、
  
  有步驟地建立農業生產合作社,以及發展供銷合作社,加强物資交流,使廣大農民能够不但在政治上而且在經濟上組織起來,以利增加生産,發展經濟,走上旣可使自己豐衣足食又可使國家獲得資源的偉大的
  
  光明的道路。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周恩來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