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恢復與發展本省淡水魚養殖事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42644
颗粒名称: 大力恢復與發展本省淡水魚養殖事業
分类号: F327
摘要: 1951年,人民政府對淡水養魚業極為重視,確定了以恢復為主的生產方針,大力發動和組織農民恢復生產,並發放了大額漁貸。
关键词: 淡水魚 養殖 事業

内容

本報通訊員徐的
   本省地處海濱,河川縱橫,池蕩星佈,爲自然條件極優越的淡水魚養殖區域。淡水魚養殖面積分佈甚廣,以嘉興、紹興、金華等專區爲主,其中特別是嘉興專區吳興縣菱湖區爲華東區魚種業中心,所產淡水魚種供應華東區各省市需要,其餘如臨安、寧波等專區及杭州、杭縣等地亦有廣大的水面可供淡水養殖。據統計:全省可供淡水養殖的水面共達一百萬畝以上,所產魚類以草魚、靑魚、白鰱、花鰱等為主,運銷省內外各地,是農村的主要土特產,在整個農村經濟上佔極重要地位,如吳興縣從事淡水養魚業的農民達二十萬人,大小魚池有一萬三千口以上,足見淡水養殖對於農村經濟和農民生活關係是如何巨大。同時由於淡水魚的營養價値比一般肉類還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價格遠較肉類低廉,因此淡水養魚事業的發展,亦有助於人民健康的增進;但本省如此富饒的水上資源,在國民黨反動派統治時期,極大部份的河川池蕩都操縱在地主惡霸手中,所謂「豪山勢塘」,他們勾結國民黨反動政府殘酷壓迫剝削農民,農民辛勤終日尙不能維持溫飽,生產情緒因而低落,河蕩荒廢,產量萎縮,加以國民黨反動軍隊又迭加破壞,待解放時,本省淡水養魚業已一落千丈。
   解放後,人民政府對淡水養魚業極為重視,確定了以恢復為主的生產方針,大力發動和組織農民恢復生產,並發放了大額漁貸。在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和扶助下,農民生產情緒普遍提高,漁業生產有了一定的恢復,一九五〇年全省淡水魚的產量共一一、三九〇噸,折合大米四千五百萬斤,估值人民幣四百五十億元,奠定了漁業生產迅速恢復與發展的基礎,農民生活有了初步改善。農村土改後,過去操縱在地主惡霸手中的廣大池塘已歸農民所有,農民生產情緒空前高漲,積極從事生產,據各地區報告,一九五一年全省已放養的魚塘共有二十餘萬畝,放養魚種數量有了很大增加。
   但是,由於整個社會經濟情况的好轉,人民消費魚類數量日增;另一方面,目前本省已養殖的水面還不及可利用養殖水面的五分之一,大部份的河蕩池塘,依然荒蕪,這對於人民經濟是一個不小的損失;爲了充分供應人民需要,充分開發水上資源,是今天水產事業中一個首要的工作。
   浙江水產養殖公司的成立,將進一步組織扶助農民生產、擴大養殖面積、大力恢復與發展水產養殖事業;今天農民在擴大養魚生產中的唯一困難,是生產資金缺乏,故水產公司歡迎與各方合作經營,共同投資。在國營經濟領導下,本省淡水養魚事業將以迅速的步伐走向恢復與發展。
   由於水產養殖事業不同於一般農業,因此大力擴展養殖面積,應注意做好以下各項工作:
   ㈠對現有的水產資源:應詳細調查,以便有計劃地組織魚農進行生產。
   ㈡爲了提高生產,消滅荒塘,充分利用水面,對於開闢荒塘者應予獎勵。
   (三)大的池蕩河川,應由國家投資經營,或公私合營,並儘量鼓勵私人投資經營養魚事業。
   ㈣切實保護生產,凡破壞養魚的如偷魚、盜魚、拆箔、開塘、投毒、投爆炸物等行爲,必需嚴懲,以保生産安全。
   ㈤組織養魚業合作社,進行生產運銷,以減輕中間剝削,擴大魚類銷路。
   ㈥對於魚病應進行研究,以減少養魚中的損失。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徐的
责任者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臨安
相关地名
寧波
相关地名
杭州
相关地名
杭縣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