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議會選舉揭曉戰販邱吉爾組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42607
颗粒名称: 英議會選舉揭曉戰販邱吉爾組閣
并列题名: 新政府面臨危機四伏的險惡前途
分类号: D676.5
摘要: 1951年10月25日,英國議會舉行選舉,戰販邱吉爾組閣,新政府面臨危機四伏的險惡前途。
关键词: 英國 議會 選舉

内容

(新華社北京廿九日電)倫敦消息:英國議會選舉已於二十五日舉行。截至二十七日晚間止,在下院全部六百二十五個議席中,有六百二十二席的選舉結果業已揭曉。保守黨獲得三百二十席,成爲議會多數黨,工黨獲得二百九十三席,自由黨獲得六席,其他三席。尙餘三席未能確定。
   工黨政府首相艾德禮於二十六日即向英王提出辭呈。英王當即授權保守黨領袖邱吉爾組織政府。二十七日晚間,邱吉爾宣佈了他的保守黨內閣的第一批閣員名單,由邱吉爾任首相兼國防大臣,艾登任副首相兼外交大臣並任下院領袖,巴特勒任財政大臣。
   塔斯社莫斯科二十七日電指出:「工黨在這次大選中的失敗並不出乎人們意料之外,工黨的失敗是由於工黨政府所奉行的錯誤政策的結果,它在國內和國際問題上都一籌莫展,因而喪失了它在部分選民中的威信。工黨人物曾提出諾言說要奉行與其他國家保持和平與友好關係的政策;可是他們實際上奉行反對和平的政策,無條件地支持美國壟斷資本家的侵略計劃,不斷地喪失英國的主權和獨立。這樣一種政策是和工黨以前提出的改善國家經濟狀况,提高人民生活水準的諾言背道而馳的。因此,人民唾棄了工黨。」
   但是,工黨的失敗並不等於保守黨獲得了眞正的勝利。許多英國選民只是由於憎惡工黨政府招致災難的擴軍備戰政策才改投保守黨的票,他們顯然抱有一些期待英國政策可能有所改變的希望。這個事實,甚至竭力替保守黨上台撑腰的美國統治集團的輿論,也不得不予以承認。斯克利浦斯霍華德系報紙駐華盛頓外交記者二十六日評論說:在這次大選中,邱吉爾不過是英國選民的「厭倦感」的「受惠者」。他說:英國選民對於工黨統治已感到「厭倦」,「所以他們踢開了艾德禮政府」。「在戰爭結束時,他們厭倦邱吉爾因而否决了保守黨。現在和上次一樣,他們是在投反對誰的票——而不是在投擁護誰的票。」
   十分明顯,保守黨的上台絲毫也不能緩和英國統治集團所遭遇的危機。事實證明,工黨所奉行的業已破壞的政策正是保守黨的政策。而保守黨準備進一步實行以戰爭與擴張爲目的的帝國主義政策,就註定了要招致更大的挫折與災禍。
   在英國在國外的殖民統治不斷受到打擊和國內備戰經濟日趨惡化的情况下,保守黨政府上台伊始就要面臨着危機四伏的險惡前途。因此邱吉爾二十六日在選舉勝利後發表的聲明中顯然唱不出多少歡樂的調子,他不得不一再着重地說:「在我們面前,有着艱苦的日子。」法新社指出:邱吉爾政府所面臨的問題是:「如何應付因英鎊的貶值、重整軍備而引起的通貨膨脹、對伊朗和埃及的責任等所造成的國內外複雜局勢。」美聯社也說,新政府「正遭遇着和工黨所曾經面臨的同樣的巨大的難題」。
   不僅如此,邱吉爾新閣的基礎也和工黨政府同樣脆弱。英國統治集團及其美國主子企圖在這次大選中產生一個「有力政府」的打算完全沒有達到目的。保守黨在下院中現在只有十八席的絕對多數,離開英國通常維持一個所謂「穩定的政府」所必需的四十席多數還差得遠。路透社倫敦二十七日電承認:「大多數觀察家認爲,邱吉爾沒有獲得他想要從選民那裏獲得的大量的議員支持,他的微弱的多數構成了長期執政的動搖不穩的基礎。」美聯社也承認,保守黨雖然在大選中獲得較多的議席,但是它所獲得的選票總數却比工黨還少,因此,邱吉爾所統治的是一個「分裂的國家」。保守黨的約克郡郵報二十七日在評論中悲嘆道:邱吉爾沒有獲得充分權力是「一件可悲的憾事」,「仙和仙的夥伴將要陷入煩惱的處境中」。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艾德禮
相关人物
邱吉爾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邱吉爾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英國
相关地名
美国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