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的爲城鄉物資交流服務杭市搬運公司革除陋規統一運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42334
颗粒名称: 更好的爲城鄉物資交流服務杭市搬運公司革除陋規統一運價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杭州市搬運公司着手革除陋規、統一運價,來改善搬運業務。
关键词: 杭州市 搬運 業務

内容

杭州市不僅是全省極大部份土特產的集散地,而且也是皖南、閩北的木材、紅茶,和贛北的瓷器等物資的彙集點;因此,杭市搬運工作在溝通和促進物資交流上,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更關係着千百萬人民的經濟生活。
   但是杭州市的搬運事業由於數百年來的反動統治和殘酷的封建剝削制度的結果,造成嚴重的混亂和不合理的現象,尤其是運價的不統一和陋規的繁多,成爲當時物資交流的主要障礙之一,因此,減少了工人的工作機會,影響了工人生活。
   解放後,在黨、人民政府和工會的領導下,就着手革除陋規、統一運價,來改善搬運業務。首先是把過去同樣貨物與同樣運程的運價統一起來,取消了公物與私物、生客與熟客的運價差額,其次是把搬運過程中的起水、出棧、下樁、下船、攙肩、扎口、縫袋、搬運、過磅、堆樁等繁雜手續,簡化為起水進棧、出棧下船、卸車進棧或出棧裝車等一道手續;並廢除正費之外的額外費用,如酒錢、節賞及木排業貨物運抵目的地後,除酒資及回程川資外,還要貨主殺鷄買肉請酒吃飯(俗稱「打散」)等陋規。
   經過初步的整理以後,全市各地區的運價除個別地區或行業外,大體上已取得統一,手續亦已獲得簡化;在調整運價方面,汽車裝卸費已從最高的四斗入升降低為一斗入升;然而當時由於工人的政治覺悟不够,工會方面也存在着片面的羣衆觀點,因此一般的運價還沒有適當調整,如木柴一担自江干碼頭搬運至倉棧僅百公尺運程,搬運費就要食米七合七勺,約佔當時柴價的六分之一,比蘭谿到杭州的民船運費還要高;另外如一根二千斤的木料裝上手車,最高的裝車費要食米十石。由於運價的高昂,使公私企業感到無法經營,因此造成了諸曁的木材、木柴,蕭山的磚瓦滯銷,衢港的木材,原來取道水路運至杭州轉運上海,因而改在衢州裝上火車直運上海;這樣造成了今年三月至五月間,搬運工人平均每人每月得不到五天的工作機會,如木排工人每天連三餐薄粥亦難維持。
   在市搬運公司成立前後,搬運工會按照省搬運工人代表會議精神,領導調整運價,首先就在各行業進行醞釀討論,研究如何調整運價,取得一致,然後與省交通廳、市勞動局、工商局配合,共同組織運價研究小組,吸收各行業有經驗的工人參加研究,並深入下層收集抗戰前後及解放前後各時期的運價、物價材科,和聽取物資單位意見,再根據碼頭、人力貨車、木料、木排、磚瓦等各業不同具體情况,在不降低工人生活的原則下擬訂了新的運價標準草案,如規定凡一百公尺距離以內的出棧裝車費,調整為每車運價為食米一斗五升四合,比過去市區、拱墅、江干的平均出棧裝車費降低百分之四十六以上。新的運價草案經全體工人討論修正後,呈報省交通廳、市財委及工商局、勞動局備案,又提交十二月底所召開的工人代表大會通過。
   在擬訂運價的同時,向工人進行了宣傳敎育,用對比的方式說服工人,使工人體會到運價高昂不是改善生活的辦法,要改善生活必須使物資交流數量增加,要物資交流數量增加首先就須有合理的運價,貫澈「低價多運」的方針。同時指出促進物資交流與繁榮經濟及爭取社會主義社會的美好遠景的關係,使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結合起來。
   去年十二月下旬,市搬運公司正式成立以後,新的運價也接着頒佈實行;但新的運價由於當時整個經濟情况尚未基本好轉,勞動力猶有部份剩餘,爲了適當照顧工人生活,因此並未做到全部合理,如江干區碼頭與小貨車搬運同樣貨物,自江邊至南星橋車站,人力貨車祗要四合,而碼頭業搬運要八合,同時等級也太少,危險品、貴重品與一般貨物、難搬貨物與易搬貨物的運價分得不够清楚。爲了使搬運價目得到更合理和統一,在工會與公司的領導下,召開了各行業幹部及工人代表會議,按所化勞動力、勞動時間及物資負担力等具體條件,作再度的討論修正,總的根據搬運基價每人每小時為人民幣三千六百元,以每日勞動六小時計算為原則;經再度調整後,木料運價減低百分之五至十五,木排運價減低百分之十點六,碼頭運價減低百分之三至十七,小貨車運價減低百分之二點六,比解放初期降低了百分之二十左右,個別的降低至百分之七十。這樣,基本上已做到了貨物的輕、重、遠、近、搬運的難、易及物資負担能力爲運價的合理標準。
   再度調整運價自今年六月十日起實行後,工人的收入不但沒有減低,相反增加,根據全市各地區平均統計:每人每月的收入自過去未調整前的二石二斗,至七月份已提高爲五十八萬餘元(折合當時食米三石五斗),比解放前提高百分之五十。
   運價降低工人收入相反增加的原因,除了整個財經狀况好轉而運量增加外,減低運價而刺激運量增加也是主要原因之一,例以今年二月份物資運址與木料運量各爲一百,則七月份物資運址增加百分之五十,木料運量增加百分之六百價;另外是結合運調整,展開了羣衆性的互助運動,改變了勞動態度,和動員工人自願轉業工作,爭取貨運量與搬運力量的平衡,解决人力過剩的困難。
   除進行了上述一系列的工作之外,環繞着調整運價,實行了搬運工人的統一編隊和統一承攬業務。統一編隊後,消滅了過去封建割據的殘餘,採取按工人技術、車輛等各種不同性質與條件,分別編成木排、木料、碼頭、小貨車、磚瓦、趕運等六業,各業又劃分中、分、小隊,由工人自己選舉隊長,統一領導,這樣使同樣性質的搬運工具與勞動力集中起來,提高了工作効率,和加强了工人團結;統一承攬業務的實行,使各業間、各地區間的勞動力,獲得平衡使用。
   搬運事業的一系列改造,所以能獲得很好成績,是與反封建把持運動分不開的,通過反封建的鬥爭,先後鎭壓了罪大惡極的匪特幫頭楊松山等大小特務、封建霸頭四百餘人,澈底摧毁了封建把持制度,使全市五千餘搬運工人從二百多年來的封建壓迫和殘酷剝削下解放出來,掌握了領導權,樹立了國家主人翁的思想,認識到搞好搬運工作對整個國家生產建設事業有重大關係,再加上黨、政、工會的正確領導,才取得改造工作的順利展開和獲得了良好成績。本報記者馮貽白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馮貽白
责任者

相关机构

杭州市搬運公司
相关机构
杭州市工商局
相关机构
杭州市勞動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