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茶三廠製茶成績優異又創全省新紀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41713
颗粒名称: 中茶三廠製茶成績優異又創全省新紀錄
并列题名: 該廠工會尚未將勞動競賽與政治教育結合起来,今後須注意改進。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1951年10月,国營中國茶業公司浙江省公司第三製茶廠工人和技術人員,在第八批四級茶的生產任務中,以每担精茶一·〇四個人工的成績,創造了四級紅茶的全省新紀錄。
关键词: 四级红茶 新纪录 劳动竞赛

内容

(本報訊)國營中國茶業公司浙江省公司第三製茶廠工人和技術人員,最近在第八批四級茶的生產任務中,以每担精茶一·〇四個人工的成績,創造了四級紅茶的全省新紀錄,較行政定額降低了百分之五四·七五,燃料消耗較中茶一廠二級茶的先進紀錄還節省了柴一九·八五斤(每担),炭九十餘斤,一共節省人民幣約値三千七百餘萬元。
   該廠在今年的生產任務中,曾連續出現新紀錄,如第四批二級茶以每担一·四一六個人工首創全省紀錄,接着五批、六批又以一·五一工及一·四二七工的成績打破全省紀錄,因此曾得到行政領導上的獎勵,同時使行政領導上明確了依靠工人階級搞好生產的思想,工友們的生產熱情也日益高漲。
   新紀錄的不斷出現,主要原因是:㈠工人階級發揮了生產積極性和創造性。如這批茶葉的烘製工作開始時,工友們紛紛提了保證,機抖小組並利用空閒把機器擦得雪亮,使勞動競賽不受障礙;爲了提高機器効能和使圓篩機工作不脫節,又開動腦筋把漏斗板加高一尺,出口上又加了一塊斜板,這樣,就減掉了許多添裝時間。㈡合理組織勞動力。如原來烘乾機上只配備兩個人,他們要照顧接送茶盤工作,所以忙得很,勢非添加一個工人不可,但抖篩機和切茶機上工人比較空,行政就决定接送工作由抖篩機和切茶機工友做,省下了一個人工;另外,如以前因爲工作沒有計劃,不管明天的生產要求怎樣,烘房經常開夜工,這次就把生產要求和工作時間作了適當調配,開夜工的時間要根據明天的生產要求决定,減少了經常開夜工的浪費。㈢利用機械設備。該廠工友一直不善于使用機器,工友們甚至認爲圓篩機速度太快,大家不用,但當他們第一次所創造的二級茶每担一·四一六個人工的紀錄被中茶一廠打破時,行政就立即指出中茶一廠所以取得這個成績主要是由于充分利用了機器(特別是圓篩機),部份工友的保守思想才被糾正過來,一致表示要吸收一廠經驗來爭取更大成就,行政上於是立即着手整理機器,把圓篩機的主軸速度從每分鐘二百四十轉改到一百五十轉,機身速度從每分鐘三百六十轉改到二百二十五轉。工友們在使用了機器來生產後覺得好處很多,不但分箱淸楚,品質純潔,而且圓篩機的產量每小時可以達到出茶三十餘箱,抖篩機的產量也從每天四十箱增加到了六十箱,大大提高了工友們使用機器的信心。(四)技術人員的配合。技術人員在生產中,運用他們十多年來的豐富製茶經驗,時刻研究怎樣把上烘茶葉厚度、車速、溫度配合得適當,保證了品質,也增加了產量。由於這些原因,該廠生產量不斷提高,現在的平均產量已較去年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五。
   但是,該廠工會還沒有把工人的勞動熱情很好地和政治敎育結合起來,這是一個主要缺點。爲了使生產成績在現有基礎上鞏固和提高起來,工會應加强對工人的政治敎育,把勞動競賽和政治任務緊緊地結合起來,才可能獲得更大的勝利。(朱兆蓉、葉宏爕、記者)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