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次減低物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41403
颗粒名称: 四次減低物價
分类号: F119
摘要: 1951年10月17日当代报登载的关于苏联四次減低物價的文章。
关键词: 苏联 物价 工农业生产

内容

蘇聯戰後五年計劃實行的結果,工農業生產大增,成本大減,因此從一九四七年到一九五一年物價減低了四次。減價的結果,主要消費品的價錢,打了一個六折到七折,職工的工資無形中增加一成半以上,農民的支出也節省了一成半多。如果把因物價減低而使人民所得的好處,總算起來,獲益三千餘億盧布,約合七百五十餘億美元、這個數目,超過了美國去年度整個的國家預算。
   看一看今年三月第四次減價的百分比,就可以知道蘇聯人民生活的優裕:穀物、荳類、肉類、牛油,八五折;魚、乾酪、乳品、鷄蛋、咖啡、伏特加和白蘭地酒、果醬,九折;鹽、火油、傢具、建築器材,在八折以下;香水、化粧品、無線電、脚踏車、鐘錶,九折。
   第四次減價以後,全國各地貿易量大大增加。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大見提高:對於鋼琴、首飾、機器脚踏車、小汽車的要求量大增。這不僅大城市是如此,即使過去窮僻的鄉村現在也是如此了。
   像西伯利亞鄂木斯克的農民,今年二月份一個月內,由於物價減低,添購了五千架收音機,四千輛脚踏車,九百輛機器脚踏車和汽車。幷都添購綢緞縐紗和羊毛絨。
   很顯明的對比:在此同時期中,美國物價不斷高漲,工人工資却被「凍結」,祗有華爾街的老闆們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最高利潤。
   (本報資料室)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地名

苏联
相关地名
美国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