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會見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41314
颗粒名称: 兄弟會見記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10月12日淸早,國營天津第二棉紡織廠的工人們聽到工廠裏的廣播筒報告了曲耀離即將到廠的消息後,就互相奔吿,立刻歡騰起來了。
关键词: 劳动模范 工人 国营企业

内容

新華社記者:孟帆
   十月十二日淸早,國營天津第二棉紡織廠的工人們聽到工廠裏的廣播筒報告了曲耀離即將到廠的消息後,就互相奔吿,立刻歡騰起來了。頭天上夜班的工人也都不肯回家。誰都知道,曲耀離是有名的植棉模範,評產估計,今年創造每畝地產籽棉八百三十多斤全國最高紀錄的就是他!
   大清早,許多工人都在工廠門口等着曲耀離。九時多,曲耀離到了。剛下汽車,工人們就立刻擁了上去,把他抬了起來。曲耀離生平第一次到紡織廠,就這樣地被工人們抬着進了工廠的小客廳;他身上儘是工人們撒的紙花花兒。
   第二紡織廠兩年多以來從未出過次布的全國勞動模範王德山來會見曲耀離了。王德山和曲耀離過去曾通過信,但從來沒見過面,這次兩位模範一見面,王德山就緊緊地握着曲耀離的手說:「這回你可到咱厰來了!你種棉花,我織布,咱們像親兄弟一樣。」曲耀離連連點頭說好,並緊握着王德山的手不放。這時,工人們已經擠滿了客廳,紛紛地談論着這件兄弟會見的大喜事。
   廠長簡短地介紹了該廠生產情况後,王德山就陪着曲耀離走進車間。王德山一邊走,一邊詳細地說明各種機器的用處。走到細紗間,王德山拿着紗管吿訴曲耀離:「咱廠一個普通的女工,七小時零四十分鐘就能紡三千多兩紗。」三千兩!够一個農村老大娘紡兩年吶!曲耀離讚美地說:「工人老大哥的機器,比咱們鄕村的紡車眞强多了!」
   王德山特地引曲耀離走到他所看管的八台布機前面,講解他不出次布的原因。這時,恰巧有一台布機停了,王德山走過去,轉眼間就換上了滿梭,開了車。曲耀離瞅着說:「你的手可眞快啊!」
   曲耀離跟着王德山走出廠外,看到新修的、又整齊又漂亮的工人宿舍時,非常驚喜。
   王德山說:「解放後廠裏新修了三千多工人住的宿舍,有了一千四百多人讀書的學校,兩個托兒所,還有工人醫院和休養所。」王德山陪着曲耀離參觀了工人飯廳後,就回到客廳休息。這時,王德山像兄弟樣親切地告訴曲耀離:紡織工人希望農民兄弟大量種好棉花,像斯字二號和斯字四號棉,都適合紡織工廠需要。種了好棉花,農民兄弟就能够多賣錢,工廠用好棉就能織好布給農民兄弟縫衣穿。王德山還說:希望種棉的農民兄弟趕快把棉花賣給國家;同時也希望農民兄弟千萬別把好棉壞棉混在一起,不然紡的紗會一縷粗、一縷細,織的布品質也不好。摘花時得小心,別讓雜物摻入了、不然,棉花到了工廠會損壞機器,影響生產。接着王德山又向曲耀離提出保證:更推廣自己織布的工作方法,使大家都能提高產品質量,減少浪費。他也希望曲耀離推廣自己的植棉經驗,使全國棉農弟兄們都能提高產量,增强抗美援朝力量。曲耀離對於王德山提出的希望回答說:「我參觀工廠以後,知道了棉花用處很大,工廠用的很多。我保證今後擴大棉田,多產棉花。我在北京參觀華北農業科學研究所時,知道了咱們蘇聯老大哥一畝地出一千八百斤棉花,這比咱們每畝地產的多得多了,我得向蘇聯學習啦!」
   曲耀離在廠裏參觀,每到一處,工人們都把他圍起來,抬起,歡呼着,簇擁着。伴隨着機器轟隆的聲音,「向勞動模範曲耀離致敬」的口號聲,不斷地在廠房内外響起。曲耀離和王德山越談越親密,雖然市總工會來接曲耀離的汽車已經等了很久,可是他們還不想道別。(新華社天津十六日電)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曲耀離
相关人物
王德山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