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五年計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41304
颗粒名称: 戰後五年計劃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1951年10月16日,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蘇聯在一九四六年起就開始實行了第四次(戰後第一次)斯大林五年計劃。
关键词: 生產 計劃 目標

内容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蘇聯在一九四六年起就開始實行了第四次(戰後第一次)斯大林五年計劃,這計劃的目標是:重建戰爭中遭破壞的工業、恢復一九四〇年生產水平,並超過一九四〇年工業生產的百分之四十八。
   這個計劃開始前後,蘇聯的工人們發揮了高度的生產積極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像斯大林格勒的「紅十月」冶金廠,戰前是化了十年才建成的,但它在一年中就恢復了;世界第二大的地尼泊水電站的重建,與頓巴斯礦區的恢復,也迅速地完成了。
   根據一九五〇年四月蘇聯國家計劃委員會與中央統計局發表了戰後第一次五年計劃執行的結果,已大大超過了計劃原定的目標。所以這計劃實際不到五年,僅化了四年三個月就完成了。以到一九五〇年止而言,五年計劃原定全部工業產量應較戰前增加百分之四十八,但實際上到一九五〇年,却較一九四〇年增加了百分之七十三。這就是說,這次五年計劃不但達到原定目標,並已經超過了原定目標百分之十七。
   這裏面,主要產品較一九四〇年提高的生產數字,像鉄,提高百分之四十五;鋼,提高百分之四十九。煤炭提高了百分之五十七;石油提高了百分之二十二;電力生產提高百分之八十七。機器製造業,提高到二·三倍。輕工業生產,也提高了百分之十七。
   其中像煤、石油、電力等生產量,都是超過了五年計劃原定目標百分之百到一百十。
   農業方面,在五年期間,穀物耕地面積較一九四〇年增加了百分之二十,工業原料(棉、蔴等、耕地面積增加了百分之五十九。農業機械化的程度愈益擴大;農村電氣化的發電量較一九四〇年增加了一·八倍。
   蘇聯雖然遭受希特拉最嚴重的破壞,但卒能在最短期內完全恢復創夷,而且還大大地提高了生產。相反的,英法等國,遭破壞比蘇聯要小得多,但五年以後,仍談不上恢復。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資本主義制度的腐朽性。是一個多麽强烈的對照。(本報資料室)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斯大林
相关人物
希特拉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