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來中國人民經濟建設的成就(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41245
颗粒名称: 兩年來中國人民經濟建設的成就(下)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1951年10月16日,兩年來中國人民經濟建設的成就。
关键词: 經濟 工作 國家

内容

三、勞動人民生産熱忱的提高與生活的初
   步改善
   工人階級與農民階級站立起來了,成爲新中國的主人,因而工農的勞動積極性是空前提高了,這就成為兩年來我國經濟迅速恢復的動力。
   在工業和交通事業方面,國營工業與交通企業,一般都已進行了民主改革工作,廢除了工礦企業中過去長期存在的壓迫工人的制度——如把頭制度、搜身制度、打駡拘押工人等,代之以民主管理的制度;成千地提拔了工人積極分子參加了基層企業的領導工作;普遍建立了職工會與工廠管理委員會,並初步建立了基層企業的計劃管理制度;初步實行了勞動保險制度並調整了工資。因此,工人階級的勞動積極性大爲提高,生產競賽與合理化建議在各廠礦普遍開展,勞動生產率逐年在提高着(例如:煤礦工業全員平均每日挖煤量,在國民黨政府時期,一般爲〇·三三噸,一九四九年爲〇·四〇四頓,一九五〇年爲〇·四五九噸,一九五一年爲〇·六二噸),生產技術亦有不斷改進,在各企業中並湧現了不少的勞動模範。
   在私營工礦企業方面,由於實行了「勞資兩利」政策,並用勞資協商會議的形式,協商處理勞資爭議事項,解决了很多具體問題;因而使私營工礦企業的管理制度亦有所改革,生產亦有很大改進。
   在農業方面,土地改革之後,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是空前提高了。耕鋤次數與施肥量每年均有增加;在與自然鬥爭方面,更顯示了農民的偉大力量:在水利工作上,一九五〇年完成了四億一千九百多萬立方公尺的土方,一九五一年還要遠超過此數,以百萬計的農民參加了治河、修渠、護堤的工程,偉大的治淮工程,今年已使淮河流域獲得免於水患的效果。一九五〇年全國增加水地七百七十餘萬畝。一九五一年又增加一千二百三十萬畝。在滅蝗除蟲的工作上,在一九五〇年除蟲土地面積達八千八百餘萬畝,在一九五一年達九千七百餘萬畝,數百萬農民進行了轟轟烈烈的滅蝗運動,使今年農業上免於蝗災。在抗旱鬥爭中,一九五一年担水點種棉花三千餘萬畝,造林二百九十餘萬畝。所有這些,都成爲我國農業生產迅速恢復的重要條件。農業勞動模範的在各地產生,將會帶領農民繼續提高勞動積極性。
   由於生產的迅速恢復,我國勞動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一般是提高了。這首先表現在從一九五〇年三月以來的物價相對穩定,基本上停止了通貨膨脹,保證了薪資所得者的實際工資,並適當調整了工人工資,全國各地區各企業並有不同比例的增加;農民的生活比較普遍地得到改善。當然公敎人員、技術人員與職工的生活還是比較艱苦的,但是人民政府的財政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這是會隨着國家財政狀况的逐漸改善而改善的。其次,由於經濟事業、文敎衛生事業的恢復與發展,國家用人的數量迅速增加了,凡是有勞動力或有知識的人,一般都已找到他的職業,兩年來失業狀况已有根本的改變。一九五〇年六月全國失業工人、半失業工人、失業知識分子共有一百六十六萬餘人,至一九五〇年底只有六十一萬餘人,至一九五一年七月則僅餘四十五萬餘人了。隨着經濟的恢復發展及文化事業的發展,知識分子恐慌與工人不足的現象,很快就會出現。
   兩年來,我國人民在經濟的恢復工作中是經歷過很多困難的,但困難均被人民的偉大力量所戰勝;目前我們的物質生活狀况還不很好,但已有所改善;今後還逐漸會有所改善。
   四、國營經濟保持了領導,五種經濟成分
   各得其所
   中國人民經濟的恢復工作,不同於一般意義的恢復舊觀,而是同時進行着改組工作,就是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經濟體系改組爲新民主主義的經濟體系。人民經濟各部門,全國各地區,恢復與發展的不平衡——有的企業恢復快,有的企業不但恢復了,而且發展了,有的企業恢復慢,有的企業被淘汰了,有的地區恢復快,有的地區恢復慢,正是這種經濟改組的正常規律。這一恢復和改組的工作,兩年來獲得很大的成就。但是改組還未結束。經濟改組工作的最大成就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經濟狀况根本改變,爲中國人民服務的新民主主義經濟體系初步建立;人民經濟各部門之間的不平衡狀况初步改變,生產、銷售、原材料供應的平衡及其與交通運輸、貿易之間的平衡,已經取得初步的成績;商業投機、金融投機、追逐暴利的行爲,已經有極大的改變。這些成就,是靠了國家的正確領導——正確的政策與一定的計劃性,及各種社會經濟成分的團結造成的。但是這一改組工作自然還會繼續,同時也必須繼續,以使新民主主義的經濟體系日臻健康與完善。
   在工業方面,由於土地改革、國防建設、國家的基本建設,爲工業產品創造了優越的市場,無論國營工業、地方公營工業、私營工業,均有廣闊的發展餘地;現在我國的情况是工業品不足,而工業品的需要則是迅速增長着。因此,國家需要有計劃地增加重工業與重要日用品的工業,以滿足發展着的人民購買力的需要。
   在農業方面,只有在東北國營農場的耕地佔了東北耕地的百分之一,全國農業基本上是個體經濟。國家對於農業的計劃與領導,是經過對農民的說服敎育,收購政策,價格政策,農貸政策等來實現的。事實證明,只靠這些方法領導農業經濟,是不能保證國家的高度計劃性的。因此有計劃、有領導、有步驟地組織農業互助,農業合作社與有步驟有計劃地開墾宜農的荒地發展國營農場是很必要的。
   在交通運輸方面,鐵路完全是國營的。航運一九五〇年海輪與江輪國營的佔百分之四一·二,私營的佔百分之五八·八;在一九五一年公私營均有增加,其中國營的佔百分之四五·八,私營的佔百分之五四·二;內河木船的總噸位,相當於輪船總噸位的二十三倍。運輸汽車一九五〇年國營的佔百分之三〇;私營的佔百分之七〇;在一九五一年公私營均略有增加,比例無大變化;馬車運輸的總噸位則超過現有汽車運輸總噸位很大。因此提高鐵路運輸能力發揮現有的航運能力與汽車運輸能力,並積極組織領導木船大車的運輸,是物資交流中很重要的工作。
   (下轉第三版)
   (本文由二版轉來)
   在商業方面,全國商業資本是很龐大的。從總貿易額來看,一九五〇年,私營商業約佔百分之八四,國營商業約佔百分之一四,合作社商業約佔百分之二;」九五一年全國總貿易額比一九五〇年約擴大百分之四〇,其中私營商業約佔百分之七八,國營商業約佔百分之一九,合作社商業約佔百分之三。因此,隨着工農業再生產的擴大,國家總貿易額迅速擴大,無論國營私營、合作社商業,均有發展的餘地;但從一九五一年的狀况來看,私營商業的發展,在量的方面則遠超過國營商業的發展速度,如在東北地區一九五一年國營商業在總貿易額中所佔比例,反較一九五〇年降低了。一九五一年合作社商業有較大的發展,這對廣大人民是有利的。國營商業在重要工農業產品(糧食、花紗布、煤、鹽石油等)的批發業務上,一般已取得對市場的初步領導地位,但在零售業務上,則是缺乏力量的或者說力量很微小;合作社商業今年在經營比例上雖有顯著增加,但比起總貿易額的增加,力量仍然是微小的。因此適應工農業生產的恢復與發展,在國營商業、合作社商業、私營商業共同發展的條件下,爲保證重要日用品零售價格的穩定,合作社商業與國營商業多做一些零售業務是必要的。「引導社會游資及無益於國計民生的商業資本投入工業及其他生產事業」(共同綱領第三十七條),這一工作還需要積極進行。
   在金融業方面,現在全國的貨幣已經完全統一了,這是中國歷史上從來不曾有過的。國家銀行對於金融市場的領導是比較堅强的,並且也團結了私營銀行,與若干私營銀行進行了公私合營。金融業進一步爲生產服務,特別是爲工業生產服務,有步驟地降低利率,這是必須進行的工作。
   綜上各節,兩年來國營經濟、合作社經濟、農民和手工業者的個體經濟、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和國家資本主義經濟均有發展,國營經濟已經取得領導地位,但尙須鞏固。
   五、鞏固已得成績繼續
   前進
   如上所述,兩年來我們在經濟戰綫上獲得很大的成績。但是我們在經濟工作上還是缺乏經驗的。人民經濟各部門,必須鞏固現有的成績。進一步改善業務,在現有基礎上繼續恢復、改進、擴大成績。深入總結經驗,有計劃地培養幹部,有重點地調查資源,做到花錢少,辦事多,收入大,以積蓄更大的力量,更有力地推動經濟的恢復發展工作。
   兩年來的經驗證明:我們在進行新的較大的廠礦建設上還是十分缺乏經驗的,對於現有廠礦的恢復改組工作是比較有成績有經驗、並且能比較迅速地增加生產力的;現在我國的工礦企業,除少數部門外,其設備利用率還是不高的。因此,在一九五二年在工礦企業方面,我們應該用一切辦法管好現有企業,貫澈計劃制度與經濟核算制,提高技術,使我們自己鍛鍊成爲管理近代化企業的內行,在現有廠礦經營管理的基礎上,穩步前進。在交通運輸企業上,也如在工業上一樣,要進一步發揮機車車輛的利用率,增加裝車數,縮短車輛週轉時間,加强護路,整理航道,打撈沉船,發揮現有輪船的航運能力。
   兩年來的經驗證明:提高農業單位面積的產量、開墾荒地、增加牲畜,這些工作的發展速度是不容易快的,因爲目前我們對於自然加於我們的威脅還沒有很大的改變。因此,在一九五二年,必須繼續興修水利,除蟲除害,提高耕作技術,組織起來,合作互助,發展牧畜,保護現有森林並大量造林;在這些工作上並須抓緊總結經驗。
   兩年來的經驗證明:國營貿易工作開展速度較快,深入整理工作趕不上需要。因此,一年五二年,在國營貿易工作上,需要繼續改善經營管理工作,貫澈經濟核算制,加速資金週轉速度,並進一步爲生產服務。
   加强人民經濟的計劃性,繼續發揮各社會經濟成分的積極性,團結前進!(轉載人民日報)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机构

國民黨政府
相关机构
農業合作社
相关机构
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中國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