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勞動大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41039
颗粒名称: 一支勞動大軍
分类号: E289.55
摘要: 1951年10月13日,駐新疆人民解放軍在保衛國防、警備新疆、鞏固地方治安秩序,培養幹部幫助各民族人民建設人民政權,有步驟地實行民主改革和土地改革的長期艱巨任務下,進行了愛國主義的勞動生產建設。
关键词: 勞動 建設 人民

内容

駐新疆人民解放軍在保衛國防、警備新疆、鞏固地方治安秩序,培養幹部幫助各民族人民建設人民政權,有步驟地實行民主改革和土地改革的長期艱巨任務下,進行了愛國主義的勞動生產建設。新疆各民族人民熱烈歡迎人民解放軍,凡是人民解放軍駐紮的地方,土匪被肅淸,社會秩序已經穩定,生產得以恢復和發展,各民族人民日益親密團結起來。所以,新疆各民族人民中流傳着:「那裏沒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解放軍,那裏便沒有解放。」
   新疆軍隊永遠是戰鬥隊,是工作隊,又是一支祖國邊疆經濟建設的勞動大軍。因此,她不僅是爲了改善部隊生活的附帶勞動,而是負担着創造社會主義性質的國家經濟的勞動生產任務。從兩年來的軍隊集體勞動中,除幫助了農民解决一些水利困難(如幫助修渠、援助農民反對封建惡霸)外,更重要的是人民解放軍以較好的耕作方法和部隊集體勞動的優越性,對於農民的個體勞動與個體經濟的改造起着示範與推動作用,各地農民在人民解放軍影響與幫助組織之下,動員數百數千男女修水渠,或變工開荒,這種集體勞動不僅效率高,而且以集體勞動的精神影響了各族人民。
   兩年來,這支集體勞動大軍,共開墾出一百萬畝的良田,播種了小麥、稻等作物,今年收穫的總價值,可以折合小麥十萬多噸。人民戰士使用了蘇聯新式的馬拉農具,如雙馬輓犂、雙馬自撥割麥機等,提高了生產效率、節省了勞動力。軍隊使用蘇聯先進農具和農業機器以及引進蘇聯的優良農作物種子,可以向人民推廣,而且是創造將來封建土地制度被消滅後的農村經濟改造的優越條件。現在大部分軍隊耕種的土地是個體農民絕對無法耕種的,只有軍隊的集體勞動才能開墾出來。
   爲了開墾這些荒地,人民解放軍正在焉耆、阿克蘇、哈密、迪化等地興修着能增墾五百萬畝土地的現代化水利灌溉工程。
   從一九五〇年冬到一九五一年底的一年中,在修建水利工程方面,將完成土方一千萬公方。規模宏大的「解放渠」「紅星渠」「勝利渠」等,預計在三年內完成。同時,發展了防沙、護渠的林木,在工業建設上,中國目前正在進行着抗美援朝的鬥爭,因此,不可能要求中央人民政府有更大量的投資新疆經濟建設事業。人民解放軍便担負了國家經濟建設的任務,並用軍隊合作社的形式,積累生產基金,投資於工業和水利的建設,動員了部隊的勞動力修建工廠廠房等大建築。軍隊的集體勞動,在愛國主義的精神下,比個體勞動的效率高出一倍乃至二、三倍。人民解放軍參加祖國邊疆的經濟建設,是加速新疆工業建設的重要力量。軍隊兩年來用勞動和節約創造與積累的財富總值達一萬億人民幣的巨額。
   當人民解放軍進行農業生產、現代化的水利灌溉工程建設和工業建設中,各民族人民有的從幾百里路以外騎着馬來到部隊駐地,參觀和學習部隊的耕作方法與使用蘇聯先進農具。由於部隊進行工業建設,新疆的工人階級將日益發展和壯大,因而將大大加強各民族民主統一戰綫的領導力量。
   新疆各民族人民團結和發展的事業在向前邁進着,各民族人民更親密地團結起來,在偉大的毛澤東旗幟下,在抗美援朝愛國主義的鼓舞下,爲建設祖國邊疆,爲建設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團結友愛的大家庭而爭取新的更大成就!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机构

中央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合作社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新疆
相关地名
中國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