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蘇聫(20)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41033
颗粒名称: 偉大的蘇聫(20)
并列题名: 戰前三次五年計劃
分类号: E289.55
摘要: 1951年10月13日,十月革命之前,俄國工業落後得可憐,工厰裏的機器又少又劣,比當時的英國要低四倍,比美國低十倍。
关键词: 計劃 工業 蘇聯

内容

十月革命之前,俄國工業落後得可憐,工厰裏的機器又少又劣,比當時的英國要低四倍,比美國低十倍。許多工廠還控制在外國資本家手裏,煤、鉄等等,無不需要外國輸入。
   列寧指出:要消滅蘇聯的經濟、技術的落後,就必須實行兩種根本的經濟改革,一是國家工業化,一是農業機械化。
   一九二一年,內戰勝利結束、蘇聯馬上實行了新經濟改革,廢止糧食征收制,改爲糧食稅,又用了國家資本主義的方式,把一些國家無力進行的工廠礦山,暫時租給外國的資本家辦理,限期收歸國營。私人的商業也有了適當的發展,城鄕交流也活潑了。這樣,蘇聯恢復了農業、提高了工業,進而逐漸排斥私人資本,最後根絕資本主義的殘餘。
   從一九二八年起,第一次斯大林五年計劃開始實行,這計劃的任務,是創立蘇聯的重工業,在這次計劃中,建造了著名的地尼泊河上的列寧水電站,發展了機器工業,僅僅這一次五年計劃,許多工業都趕上了世界各國。已使蘇聯由農業國變成工業國。
   第二次五年計劃,從一九三三年開始,其任務是建成沒有階級的社會主義社會。它和第一次五年計劃一樣,祗化了四年三個月就完成了。這一次計劃,完成了巨大的運河系統,使莫斯科從一個內陸都市變成了三海之港。開發了許多地區的礦產,電力生產躍居爲世界第二。農業已經完成社會主義或集體化。做到了「各盡所能,各取所値」。
   第三次五年計劃任務是逐漸自社會主義過渡到共產主義社會,比前兩次規模更大。但一九三七年時,國際風雲已緊,這次五年計劃一開始就做種種國防的準備。例如在烏拉爾區、在中亞、在西伯利亞,都建立了數量巨大的小型工廠,分散在離德國較遼的地方,此外,把許多和平工業都作了轉變成戰爭工業的準備。
   終於,當一九四一年希特勒派兵瘋狂進犯時,蘇聯因爲有了歷次五年計劃所完成的工業基礎,特別是第三次五年計劃所作好的準備,保證了他們的最後勝利。(本報資料室)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地名

俄國
相关地名
英國
相关地名
尼泊河
相关地名
莫斯科
相关地名
中亞
相关地名
西伯利亞
相关地名
德國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