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專區最大的水利工程烏牛港水利工程完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40602
颗粒名称: 溫州專區最大的水利工程烏牛港水利工程完成
并列题名: 受益田畝達二十餘萬畝,每年可增產稻穀二百五十餘萬斤。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1951年10月9日,溫州區今年施工的最大水利工程烏牛港水利工程,在人民政府領導下,工人農民兄弟經過八個月的努力,現在已經全部興修完成了。
关键词: 農民 水利 工程

内容

(溫州訊)溫州區今年施工的最大水利工程烏牛港水利工程,在人民政府領導下,工人農民兄弟經過八個月的努力,現在已經全部興修完成了。
   這工程是今年三月間開始的,全部工程分做四部份:第一部份是把彎的地方裁直,把淺的地方開深,把狹的地方加闊,使得水流暢快,可以避免水災。第二部份是在滕公橋附近建築一座七個的的水閘,把潮水擋住了,把淡水蓄起來,洪水來時又可排出去。第三部份是把舊的港口堵塞起来,使新建的水閘可孔使用。第四部份是開挖一條引河,接通新的水閘。這個工程修建完成,直接受益農田有二萬五千畝,間接得到好處以有二十多萬畝。估計每年起碼增產稻穀二百五十多萬斤。
   過去烏牛港年年成災
   烏牛港在甌江下游,永嘉和樂淸兩縣交界的地方。這條港共有三十五里長,水流經過永嘉的仁溪、仁浦、象浦,及樂淸的茗西、茗嶼等五個鄉。因爲這個地方的東、西、北三面都是靠山,再加港的當中一段是彎彎曲曲的,港身又淺又狹,每次下了大雨山坑水冲下來,常常發生水災。港的下面一段,地形比較高,河床比較闊,如果天時晴得長久,便成旱災。如果潮水倒灌進來,又要造成滷災,周圍的農作物被鹹死了。一九四三年六月間,發生了一次大水災,二萬多畝田的早稻全部被浸死了,還冲坍了五十多間房屋,估計損失五百多萬斤稻穀。
   國民黨匪幫專門括錢財
   這一帶地方的羣衆,對興修水利要求非常迫切。很早就計劃要修。可是國民黨反動派不但沒有爲人民興修水利,反而利用興修水利的名義,殘酷地向人民進行搜括。民國十八年和民國二十九年,反動政府兩次通過當地的地主惡霸周文若、鄭漢侯等,把全部農田分爲二等,頭等出銀洋十元(當時能買四百斤穀),二等出銀洋五元,等到把農民的血汗錢騙到手以後,修水利的事情就再也不提了。並且帶了國民黨匪軍在烏牛碼道强迫召開農民大會,無恥地鎭壓農民說:「那一個不服氣,監牢任憑你坐!」
   人民政府貸款修水利
   解放以後,人民政府馬上注意這件事情。雖然當時人民政府在財政上還有許多困難,還是動手興修,以便早日恢復發展生產。去年十一月間,浙江省水利局調派了第四工程隊來計劃興修,同時由人民政府貸出人民幣二十四億元。這是一筆很大的數字,如果換作大米就有二萬四千多担。
   動員起來和洪水鬥爭
   參加工程建設的工人和農民,前前後後加起來有四十二萬五千七百多人工。相等於兩個半溫州市人口這樣多。工人當中有鉄廠工人、木頭工人、粗石工人、洋灰工人,除了溫州市外,有許多人還是從泰順、文成、平陽、瑞安等各縣來的。在工作當中,由於領導上能及時對民工進行抗美援朝愛國主義的敎育,使民工們發揮了很大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大家一致把修好水利當作自己光榮的任務,不管在猛烈的太陽光下面,不管在暴風驟雨的吹打下面,民工們忘記了自己的疲勞,始終堅持着工作。民工分隊長夏丕乾說:「興修水利是我們幾十年以來的最大願望,今天毛主席領導我們來實現了,如果再不努力工作,還對得起他老人家嗎?」他工作積極,還自動把自己家裏的木頭捐獻給公家堵壩用。
   八月十四日夜裏,大雨傾盆,山洪暴發,加上潮水猛漲,新堵的土壩差不多全部被冲走。當時情勢非常緊張。水利委員會就馬上動員全體工人農民,决心和洪水鬥爭,挖通引河,戰勝困難。負責同志王金山還有病,便帶頭跑下港去挖坭。全體民工亦紛紛跑下去,展開一場劇烈的搶險鬥爭。在「不挖通引河,决不收兵!」的口號鼓舞下,這次困難勝利的克服了。
   工人老大哥眞有本事
   在工作時期,工人農民做工在一起,休息在一起,有講有笑,眞是親愛得像一家人一樣。晚飯後在休息的時候,工人老大哥常給農友們講工業生產故事,農友們聽了很高興。當工人老大哥,用起重機裝置閘門的時候,許多農友很奇怪的問:「這塊閘板這樣大、這樣厚,有多少重呀?拆開來裝不行嗎?」工人們便向農民兄弟解釋說:「這塊閘板只有四千斤多重,還不算重,如果拆開來一塊一塊,那就裝不上的。我們有機器,再重十倍、廿倍,也有辦法!」
   當起重機很快的把閘門安置在陡門上時,在旁邊看的一百多個農民笑說:「哈!工人眞有本事!」
   烏牛港陡閘一共有七個孔,每個孔有一丈多闊,閘門都裝上啟閉機,要開要閉很方便。全部工程都用鋼骨水泥做成,橋面也有二丈多闊,還可以通行汽車。來看過這陡閘的農民,沒有一個不在稱讚說:「這個陡閘如果沒有工人老大哥來領導修建,單靠我們農民根本沒有法子完成!工人老大哥的辦法眞好,我們要向他們學習!」
   毛主席恩情永不忘記
   當烏牛水閘興修完成時,從幾十里路以外特地趕來看的人很多。一位八十多歲的老農友,名叫張有浩,耳聾眼花,已經三年沒有出門了,他聽別人說烏牛水閘修得很好,便很想親眼去看一看。有一天,他去看到了。他越看越高興,他竟笑出了眼淚。別人問他,他說:「幾十年來我做夢也想到修這個陡門,都沒法成功,今天我親眼看到了。毛主席的恩情重如泰山,我的子子孫孫永不能忘記。」
   「烏牛水閘」一瞥(速寫)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机构

浙江省水利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溫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