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與兄弟民族及華僑同學團結市學聯舉行茶話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40406
颗粒名称: 加強與兄弟民族及華僑同學團結市學聯舉行茶話會
并列题名: 貴州夷族同学及華僑同学紛紛發表感想,對人民祖國和毛主席,一致表示無限熱愛。並提出一定要好好学習。
分类号: G127.653
摘要: 1951年10月7日,杭州市學聯在紀念國慶節時為加强對兄弟民族及華僑同學的團結友愛,於二日下午二時借弘道女中舉行了招待兄弟民族及華僑同學的茶話會。
关键词: 祖國 同學 華僑

内容

(本報訊)杭州市學聯在紀念國慶節時為加强對兄弟民族及華僑同學的團結友愛,於二日下午二時借弘道女中舉行了招待兄弟民族及華僑同學的茶話會。出席有現在杭市各校學習的貴州夷族同學及從印尼、星加坡歸國的華僑同學十九人,並有浙江大學、浙江醫學院、省立杭州高級醫事學校同學參加治淮與到部隊防治血吸虫病等工作中的功臣七人作陪。
   茶話會先由杭市學聯主席寧奇生同學介紹解放前後杭市學生運動情况後,貴州夷族同學及歸國華僑同學紛紛發表感想,顯示了他們對新中國和毛主席及中國共產黨的無限感激與熱愛。
   印尼華僑、浙大化工系李竹君同學異常感動地講述了他們回國前後的一些情况,對英帝國主義及印尼反動派阻撓他們回到祖國的行動,表示萬分的憤恨。同時,對廣州及杭市等地人民熱烈歡迎他們回國的盛况,流露了興奮和感激的心情。他說:「在國外的華僑和印尼人民都希望我們回到祖國,當我們離開印尼時,印尼的進步組織靑年陣綫曾派了十幾個代表來歡送,並鼓勵說:『希望你們回到新中國後努力學習,共同為亞洲和世界和平而奮鬥』。然而當我們到香港時,即被英帝國主義者無理的扣留了從星加坡歸國的六位女同學」。接着他說:「回到祖國後看到各種新生蓬勃氣象,使我們看到新中國光明的遠景,感到祖國的偉大和光榮,這些,更鼓舞了我們的愛國熱情,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來答謝人民祖國對我們的關懷。」
   於一九四七年回國,現在之江大學學習的印尼華僑同學劉錚華以新中國對他們的關注和國民黨反動派歧視他們的情形作了一個對比。他說:「過去我們回國,希望祖國是一個幸福自由的國家,但那時我們所看到和感受到的却是:苦難、黑暗、迫害、不自由的殖民地生活。解放二年來,新中國不但趕走了所有帝國主義、特別是打敗了美帝國主義的侵略。且在各種建設上取得偉大的成就,使我們無限歡欣鼓舞。祖國對我們無限的關懷,我們更感到做一個中國人民的光榮。」
   剛歸國的星加坡華僑、浙江醫學院同學陳先揚介紹星加坡華僑情形時說:「英帝國主義爲了維持他們的反動統治,壓制學生運動,任意逮捕青年,無理的解散了□生會的組織;去年國慶時,並禁止我們慶祝,當我們在郊外聯歡時且遭到帝國主義走狗的監視。但帝國主義的統治越殘酷,靑年們特別是華僑學生與帝國主義鬥爭越加激烈,也越激發了華僑學生的愛國熱情」。他很憤恨的說:「任何迫害是壓制不住華僑的愛國行動的,華僑學生還是一批一批的回到祖國來了」。
   貴州夷族同胞、浙大農經系譚志一同學在講話中,對國民黨反動派壓迫、屠殺少數民族的罪惡行動表示異常憤恨。他說:「我們在共產黨和毛主席的領導下已經翻了身,並當家作了主人。譬如我們能到浙大讀書,也只有在新中國才有可能。」這些,他說:「都是毛主席的恩惠。爲了我們偉大的祖國,使我們各民族團結友好,我一定要好好學習」。
   與會的功臣模範同學,也報告了他們在實際工作中的體會和感想。通過這些實際生活的感受的交流,加深了他們對祖國、和祖國人民的偉大的認識。同時,也加强了民族同學間的友誼和團結。一致對我們偉大的祖國,加强了深摯的熱愛。現在浙大學習的一位華僑同學說:「今後除了加强學習、鍛鍊身體、準備隨時獻身祖國外,並要寫信告訴印尼僑胞關於新中國的各種成就,鼓勵他們也回到祖國的懷抱裏來,共同參加祖國的建設」。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寧奇生
相关人物
李竹君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
印尼
相关地名
浙江
相关地名
中國
相关地名
香港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