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省工商界實行集體交稅後偷稅逃稅現象仍很嚴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40120
颗粒名称: 本省工商界實行集體交稅後偷稅逃稅現象仍很嚴重
其他题名: 上半年度查獲的違章案件達四萬六千餘件,應補罰金額超過百億,杭市佔百分之三一·五。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浙江省工商界實行集體交稅後,偷稅逃稅現象仍很嚴重。
关键词: 浙江省 集體交稅 偷稅逃稅

内容

(本報訊)本省工商界通過三大運動後,一般政治認識已有提高,對納稅觀念也已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例如各地工商業者都把不欠稅、不漏稅、不偸稅訂入愛國公約裏面,並隨時檢查;全省集體交稅運動也自大城市發展到中小城市,且已深入到農村鄕鎭,在稅種上從城市的工商業稅已推進到農村家釀酒稅。同時在工商界中,若干行業並已實行儲蓄納稅或互助納稅,來保證集體交稅制度的實施。
   但是尙有部份工商業戶,雖然形式上已訂立了不偸稅、不漏稅的愛國公約,同時也參加了集體交稅,但是偸稅逃稅現象仍然嚴重存在,如本省上半年度查獲的違章案件,據省稅務局的不完全統計,共有四六、一三六件,達到了五〇年全年的百分之一二二·三九,補罰金額一〇、二〇一、四九八、六一二元,佔五〇年全年的百分之一〇三·一三,其中溫州查獲的案件即佔全省案件百分之二二·一六,而工商業稅案件又佔其全部查獲案件的百分之三二·三五;杭州市查獲案件補罰金額也佔全省補罰金額的百分之三一·五,而其中工商業稅補罰金額又佔其全部補罰金額百分之八八·六七;再從七、八月份查獲的違章案件來看,僅據全省八個局的不完全統計,查獲的案件即佔上半年度百分之三二·五二,補罰金額佔上半年度百分之四二·五六;七八月份在杭州市稅收大檢查時,經查獲及各業坦白補報應補稅額共約二十一億餘萬元,其中經查獲的佔百分之六一·九四,坦白補報的佔百分之三八·〇六;又如溫州局在八月份七天時間內僅抽查了六個重點行業中四十六戶,違章偸漏稅戶竟佔百分之八七,抽逃資金作賬外營業以逃避稅負的最高竟達百分之一四六,最低亦達百分之三四,最大的綢布業平均抽逃資金就在百分之五二以上(未查獲的尙未統計在內)。以漏記進銷貨額及以高報低幾乎成了他們逃稅的普遍方式,如溫州百貨業大有恒百貨號在七月份漏記進銷貨達百分之一一四;南貨業裕泰隆出售沃古林藥水十九打,每打單價一萬五千元塗改為每打單價七千四百五十元,售出沃古林藥水三十九打九支,被改為十九打九支,溫州這次檢查後羣衆反映說:「從溫州最大而帳册最健全的綢布業元興、美琪的逃稅事實中,我們才認識不是稅重而是偸稅嚴重」。其他如麗水專區八月份查獲偸漏稅案件亦佔七月份偸漏案件的百分之二五八。這些情况說明了本省逃漏稅情况仍是嚴重的存在着,也說明了在工商業稅的征收上是少征而不是多征,同時由於偸漏程度的不同,稅負上的畸輕畸重現象也仍然存在;因此,爲了要達到依率計征、負担合理並保障國家的財政收入,以應經濟建設和鞏固國防的需要起見。工商業戶必須自覺的把抗美援朝愛國主義的實際行動再提高一步,同時應該結合修訂愛國公約澈底進行自我檢查,建立經常的相互督促制度,由各地工商聯按期總結、及時予以批評與表揚,藉以樹立正氣,澈底消滅偸漏稅現象,拿繳足、繳齊完成納稅義務的具體行動來表現工商界的高度愛國熱忱。以保持並發揚工商界已有之光榮與成績。(通訊員張先導)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張先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