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希克梅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39445
颗粒名称: 訪問希克梅特
分类号: G210
摘要: 一九五一年八月十六日,陳適五、林寧在柏林新聞俱樂部的休息室裏訪問希克梅特。
关键词: 陳適五 林寧 訪問希克梅特

内容

陳適五·林寧
   八月十六日,正當第三届世界靑年聯歡節期間,在柏林新聞俱樂部的休息室裏,不久以前才出獄的土耳其詩人那瑞姆·希克梅特接見了我們。
   這個特別邀請來的榮譽貴賓,是聯歡節中最受各國靑年歡迎和喜愛的人物之一。在土耳其反動統治下的十年牢獄的生活,毁損了他的健康,但是他爭取和平與土耳其人民解放的意志却鍛鍊得更加堅强了。他烱炯的目光和飽滿的精神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使我們深深感到,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熱情奔放的詩人和活動家。
   「關於中國,我有許多話要說」,他一開始就滔滔不絕地談起來。他說:「在困苦的監獄生活中,新中國前綫傳來的捷報曾給我和其他土耳其同志以新的鼓舞和力量。」我們把刋登着關於他出獄抵蘇時的消息和他的文章的「文藝報」送給他,池接過來珍惜地翻閱着,一再表示他知道自己的詩文和中國讀者見面是多麽高興。
   因爲聯歡節的世界靑年文藝競賽評判委員會等待他去開會,他不得不匆匆離開我們。幾天之後,他寫好一篇短文送來,傾吐他對中國人民所懷抱的熱烈的友愛。他寫道:「在土耳其,大家都這樣說:中國人民的勝利是對世界帝國主義的强有力的打擊,這也正是土耳其人民所早就迫切地等待着的事情。」他說,他非常興奮地在柏林看到中國靑年的代表那麽幸福和朝氣勃勃,他們是毛澤東主席領導下的偉大的中國人民的代表。
   希克梅特的這篇短文表明了土耳其人民對中國的無限熱愛。在我們訪問希克梅特時,他曾給我們介紹了一位土耳其靑年,吿訴了我們許多土耳其人民英勇鬥爭的情况。從這些情况中,我們深深體會到中國人民與土耳其人民的鬥爭是血肉相關而朝着同一個目標的。
   這位靑年說,土耳其政府派遣部隊作美國侵朝戰爭的砲灰的消息在土耳其人民中引起很大的震動。他們不顧逮捕和軍法審判的威脅,以各種方式進行反對侵略朝鮮的鬥爭,土耳其政府感到走頭無路,甚至想靠宗敎來鼓勵士氣,它發動宣傳說,在朝鮮戰場死亡的土其耳士兵可以立即昇入天國,但是天國的虛妄諾言並不能幫助反動派。甚至去朝鮮的土耳其侵略軍的參謀長都意氣消沉地寫信吿訴別人說:「我回國時將要求退休,但是我究竟還能否回國,我也不知道。」
   爲和平與民族獨立解放而鬥爭的土耳其人民,已從中國人民革命的偉大勝利中得到了新的力量。這個土耳其靑年朋友最後告訴我們:「中國人民的勝利大大地鼓舞了我們。現在,毛澤東的名字在土耳其受到城鄉勞動人民與進步知識分子的歡呼。毛澤東的光芒正從遠東照到近東,被壓迫民族的人民在這光芒的照耀之下,鬥志和信心已大大增長」。(新華社北京二十五日電)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陳適五
责任者
林寧
责任者
新華社
责任者

相关机构

柏林新聞俱樂部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柏林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