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華東酒類專賣問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39173
颗粒名称: 關於華東酒類專賣問題
分类号: G210
摘要: 一九五一年九月二十四日,当代报刊登筆者關於華東酒類專賣問題說明。
关键词: 筆者 關於華東酒類專賣問題 說明

内容

華東區專賣事業公司兼經理王南秋
   華東酒類專賣暫行辦法業已制定,並公佈實施。爲便於各方面對這一事業的瞭解,從而協助專賣機關貫澈執行政策法令,特就有關的幾個主要問題,作如下的說明:
   (一)專賣事業的意義及根據
   「專賣」是國家以法令規定某些帶有大量的普遍性的消費品爲國家的專賣品,由政府獨佔經營的事業。我國專賣事業已有很悠久的歷史,從西漢到近代,都選擇不同的對象以不同的方式實施。但那些是封建社會與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事情(利潤所得歸統治者私人享受);今天的專賣是和它們有着本質上的不同,因爲專賣事業正和其他事業一樣,一經歸人民所有,便起了根本的變化。
   今天的專賣事業是根據什麽產生的呢?主要是根據共同綱領第二十六條二十八條及四十條的基本精神制定的。在專賣政策法令中,最主要的內容便是明確地規定了專賣事業的任務,即是:「增加國家財政收入,照顧國計民生,調節生產與消費」。在現階段說來,增加國家財政收入,最主要的就是保證國防建設、經濟建設的需要。
   在照顧國計民生調節生產與消費方面,也有其重大的意義。首先我國經濟日漸發展,糧食的供應則成為今後影響國家建設的一個重大問題,再加上國家建設剛剛開始,廣大的農業生產還不能完全克服天旱水澇等災荒。因此保證國家建設及保障人民的生活,對利用粮食製造消耗品的酒類事業,由國家統一掌管經營,則成為非常必要的了。只有國家統一經營,才能避免過去盲目消耗粮食,而使酒類無銷路,或有銷路而無原料以致產生價格不穩定等毛病。尤其是,酒類由國家經營後,除可以有計劃的配合國家粮食政策,處理一部份餘糧和壞糧外,並可以菓木酒代替糧食酒,這樣不僅可節省糧食,又可對農村副業的發展起積極扶助作用;尤其利用腐爛菓木製造,對農民說來意義更大,如山東今年雨水多,有些農村蘋菓柿子、地瓜、黑棗等腐爛無法出售,專賣公司曾收購八百餘萬斤製酒,結果農民用腐爛的菓木換進了四百餘萬斤粮食。僅從以□上數點,已足以說明國家對酒類事業進行專釀專賣的重要意義了。
   (二)組織機構和領導問題
   專賣是政府獨佔經營的事業,是社會經濟的一個組成部份,因此它不能單純地依靠行政力量去展開與推行,而需要在全國範圍內組織各級專賣公司,成為國營的企業組織。目前成立的華東區專賣事業公司,和各省市以下的專賣機構,就是酒類獨佔經營的國家機構。它和稅收工作的關係至爲密切,爲求兩者對專賣品在管理方面的結合——兩者也必須結合,所以各級專賣公司在行政上應由各級稅務機關領導,其他業務問題,則由各級專賣公司領導。這樣對工作是極端有利的。只有統一領導才可以克服工作中的許多困難。
   (三)酒類專賣的經營方式
   酒類專賣的經營,基本上是採取「統一領導、分區經營」的方針。分區經營應以各省市為單位。根據各地區的實際情况與特點,分別進行,適當的提高業務與有步驟地展開業務,加强國營的領導力量,使「管、銷、產、稅、利」五者完全結合,以奠定酒類專賣的基礎。施行嚴密的管理,也是酒類專賣經營方式的重要環節。在酒類專賣後,凡屬特許批准的私營戶,只要遵守政府法令接受監督管理,可以得到合法利潤與政府的保護,倘若違背法令或不接受管理,則應予嚴格的取締。
   至於酒類專賣後,所有「零售戶」是否存在,也是一部份人所關心的問題;可以肯定的說,這是不必躭心的。因爲今後的零售戶即是酒類專賣在銷售方面的基層組織,不但必須繼續存在,還應在政府的監督管理下使其合法的經銷。只是,對於中間剝削和市場陋規,則須堅决予以取締。
   (四)華東酒類情况與實施要點
   華東經濟情况複雜,釀酒在江南廣大農村中很普遍。在釀製種類方面,如浙江的紹酒、蘇南的仿紹、山東靑島的啤酒和菓木酒、蘇北的燒酒,都是華東酒類出產的大宗,而且名聞全國,兼多外銷。在釀造目的方面,蘇北泰興一帶有爲「養猪積肥」的情况,浙江有大部份地區則是家釀自飲。在產銷情况方面,浙江紹酒與山東啤酒產銷均盛,上海則銷酒較為集中。在執行情况方面,山東和皖北、蘇北的某些地區,早已實行專釀專賣,其他省市則屬新區。根據地區不同情况,所以華東酒類專賣,必須採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
   總的方針是一致的,即是:「統一領導,全面展開,分區經營,推行經濟核算制,掌握價格政策,加强市場管理,穩步前進,貫澈政策,保證稅利。」
   在工作要求方面,老區和新區則有不同。老區的要求是「加强組織,改善經營」;新區的要求則是「全面展開,建立組織,穩步前進」。
   在執行方式方面,正因華東有新老區的分別,且大部份地區才開始實行,所以酒類專賣分爲國營、公私合營、特許私營、委託加工及委託運銷五種。(已實行專賣地區,仍繼續由國家專釀專賣)。「委託加工」和「委託運銷」在華東現有的專賣基礎上是必要的,這樣的措施旣完全符合華東的具體情况,也符合共同綱領關於『在國營經濟領導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之規定。
   新區開始實施時,「廠商登記」與「淸理市場」是兩個工作重點,這兩件工作都必須取得當地黨政領導和有關機關的大力協助,以及釀銷廠商的眞誠合作,淸理市場的主要目的是爲了瞭解情况,調劑供求,掌握價格,以達貫澈「合理負担」的政策。
   在新區對家釀自飲的少量製酒,華東辦法是可以暫免繳納專賣利潤的,但應僅限於農民的自釀自飲,並不得私自出售或贈送以及轉運。家釀自飲的釀戶,仍須依照規定申請登記,其年產量也有一定的限制。這亦係根據華東的具體情况,並為照顧廣大的農民而確定。
   華東酒類專賣尙在推行之始,管理力量有限,經驗不足,尚待加强研究,穩步推行,尤望各方面予以大力協助。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南秋
责任者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