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鉄道部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38397
颗粒名称: 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鉄道部隊
分类号: E297.5
摘要: 1951年9月16日,当代日报刊登的对中國人民志願軍鉄道部隊的介绍。
关键词: 抗美援朝 鉄道部隊 介绍

内容

在朝鮮,有一支由中國人民志願組成的鉄道部隊,他們被朝鮮人民親密地稱為中國的「鉄道兵」。這些「鉄道兵」和朝鮮人民軍鉄道部隊、朝鮮鐵路員工一道展開了英勇堅强的鬥爭。
   在朝鮮戰場上,搶修鉄道運輸綫是個艱巨的任務。搶修鉄道綫路的勇士們,不但要和頻繁的敵機作鬥爭,在冬天還要和寒流作鬥爭,在春天又要和洪水作鬥爭,許多搶修的材料、工具也須就地解决。但是這一切困難,在具有高度覺悟的鉄道部隊指戰員們面前,都一一被克服了。譬如爲了避免敵機破壞行車設備,他們很巧妙地建立了給水所,或利用山上的泉水給水;木料缺乏,指戰員們就到山林中去砍伐;道釘缺乏,就到鉄路線附近去搜集。有的時候,一些重器材不能及時運到工地,指戰員們常常先創造簡便的工具來代替。如在架某橋工字樑時,因爲架樑機未運到,架子工王傳明便利用三十噸的平車組成吊車來代替架樑機,結果不但提前完成任務,而且比用架樑機還要省八十個人工。
   志願軍鐵道部隊的每一個戰士,在搶修工作中都表現了高度的工作熱情和堅韌。敵機每次來騷擾都要投下大量的定時炸彈,把定時炸彈搬走,或在定時炸彈爆炸的空隙中進行搶修工作,在他們已成爲平常的事了。一個年靑的共產黨員王國章就因此立了一個大功。三月初,敵機在某地一座十孔大橋附近投擲數枚炸彈,其中有兩枚一噸多重的定時炸彈,一枚落在岸旁,一枚落在橋墩脚下的江水中。在一個寒風刺骨的黑夜裏,王國章和他的戰友們接受了拉起這兩枚定時炸彈的任務。落在岸上的那枚炸彈,很快地被他們用長繩拉走了,但是要拉出落在江水中的那一枚炸彈就困難了。當時王國章同志自告奮勇地脫下衣服,跳入冰凍的江水中去。他在水中摸了好一會仍是沒有摸着炸彈。岸上的同志要來換他,王國章拒絕了。他把頭伸出水面稍稍呼吸一下,又鑽到水底去了。不一會,這顆隨時都可能爆炸的炸彈終於被他摸着,扣上繩子,由大家同心合力拉出來了。再如某橋曾在一天中遭受敵機轟炸二十八次,四週的彈坑有四百餘個。儘管敵機這樣地狂轟濫炸,但「鉄道兵」們用自己的智慧與英勇保護和修好了橋樑,使火車仍然繼續不斷地從橋上行駛過去。
   著名的登高英雄楊連第也參加了志願援朝的鉄道部隊。他在朝鮮又先後立了數次大功。有一次某橋被炸壞,担負搶修任務的部隊因爲材料缺乏,遇到了嚴重的困難。在一孔孤立的鋼樑上却有能用的材料,如果誰能爬上去取下來,就可以解决材料缺乏的困難。架着這個鋼樑的橋墩有十七米高,很難徒手上去,若搭脚手架或用其他工具往上攀,不但沒有足够的材料,並且要很多人工,這在搶修任務十分緊急的情况下是不容許的。共產黨員楊連第了解到這種情况後,就請求首長把這個登高任務交給他。他經過細心地察看橋墩與四週的地勢及倒歪的鋼樑後,發現有一根十多米長的鋼軌斜懸在鋼樑上。英勇的楊連第便憑着他熟練的登高技術,從一根鋼軌上不用搭脚手架而攀登上十七米高的橋墩,取下了所需的材料,保證了搶修任務的順利進行。(新華社朝鮮前綫十五日電)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