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户户一片新氣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37869
颗粒名称: 家家户户一片新氣象
并列题名: ——記訂立愛國公約後的祺興里第八居民小組
分类号: G210
摘要: 訂立愛國公約後的祺興里第八居民小組家家户户一片新氣象。
关键词: 愛國公約 居民 小組

内容

本報記者王耘
   祺興里居民區第八小組,有二十五份人家,這二十五份人家集中住在延齡路龍翔橋北堍靠馬路的東邊,這兒附近就是龍翔橋菜場,從前來往的人旣複雜,淸潔衛生也不注意。自從八月六日該組家庭婦女訂立了愛國公約並進而每戶普遍訂立了家庭愛國公約以後,情况就不同了,家家門前打掃得乾乾淨淨,大家也注意了來往行人和戶口制度,星期日的夜裏,就有一羣婦女圍坐在一起聽讀報紙,個個聽得出神。左右隣居都和和氣氣的,連孩子的哭聲也不大聽見了;整個小組出現了一片新氣象。大家都說:「訂愛國公約眞是好辦法。不僅使我們個個人知道了愛國,並且也使我們關心了自己的事情。」
   祺興里居民區第八小組的愛國公約所以能够執行的好,主要有兩個原因:㈠通過愛國公約使居民羣衆普遍受到了愛國主義的敎育,使得大家都來關心國家的事情;㈡把愛國公約的政治內容和日常生活結合起來,並且充實到日常生活裏去,使羣衆認識到愛國公約不僅是愛國的具體表現,如果執行得好,自己的問題或者家庭的問題也就解决了。他們把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都統一了起來。
   第八小組訂立了愛國公約以後,有那些好的表現呢?首先就是捐獻數字的增加。該組愛國公約第三條原來是定「每月節省水電費十六萬二千元」捐獻的,但是八月份就超額三萬多元,並且提前了三天繳款。充分的說明了這二十五份人家對人民祖國的熱愛,她們說:「志願軍同志在前方打美國鬼子,沒有飛機大砲是不成的!要愛護志願軍,就得趕快捐獻飛機大砲。」同樣的,全組對擁軍、優屬工作也做很好。該組有一戶軍屬叫張阿三,全家六口,生活困難。該組愛國公約訂過以後,婦女代表張月琴與新昌、祥泰、永泰等三家商店凑了三斗大米去慰問她們。元元炭店也送了炭,大家並鼓勵張阿三督促兒子、媳婦設法勞動來解决生活問題。九月五日,張阿三凑上了兩萬元,就交給兒子去擺蕃薯攤,表示不能單靠大家的幫助。此外,還促進了張阿三家庭的和睦和團結,原來她家六口人,母親和兩個女兒是一「邊」,兒子、媳婦和孫女又是一「邊」,兩下不相往來,燒飯要分灶爐子,現在也「同鍋吃飯」了!一家子和和氣氣的,都說:「不能分開爐灶,再增加浪費了。」她媳婦也找到了照顧產婦的幫工,並且把賺回來的錢維持全家的生活。
   在沒有訂愛國公約以前,這二十五份人家還是比較散漫的,同時大家都愛面子,尤其婦女們怕多事,怕得罪人。就說開會吧,總是不能按時到齊,先到的等得不耐煩了,不免要說幾句話,可是被說的那個人剛好趕來,聽了就不高興,彼此心裏都有些意見。又如有些人家來客不報,有幾個積極份子原想去問一聲或是看個究竟的,但是又怕得罪人。愛國公約訂好以後,這些事情都寫上了愛國公約,彼此間就沒有這些顧慮了。有一天,張月琴隔壁一家舊貨攤,來客沒有報,到夜裏十二點被張月琴發覺後,連夜上他家去問底細。開會的時候有遲到的就當面批評,這樣遲到的也自然少了。由於大家照愛國公約辦事,彼此心裏也有個「數」。所以自然而然的團結得更緊,一個月來,沒有誰在背後還說人家怪話或者發牢騷了。
   協助政府監督公開管制的反革命分子,已成爲這組居民的日常生活之一。該居民區第六組有一個被管制的反革命分子童吉夫,有一天,八組的婦女呂阿招問他老婆:「你兒子有信來嗎?」他老婆硬說沒有,後來給呂阿招知道有過信來,就連忙找童吉夫要來看,童吉夫背後還嚷着:「人家六組的事情不要你們八組管,我下次寫信敎兒子索性別寄信回來。」呂阿招就理直氣壯的敎育他:「管制反革命分子是人人有責的,大家都應問事,都要幫助你改造。」
   現在全組居民婦女的讀報組也搞得更好了。在訂公約的時候,參加的還只九個人,現在已經增加到十三人,另外還有三個男子參加。李翠英說:「讀報可以使知道的事情更多起來,免得我們這些睜眼瞎子不知道國家大事。」領導讀報的陳桂仙有時候讀不好,就去請學習小組長來讀給大家聽,個個都表示定要把讀報組搞得更好。
   在這二十五份人家訂家庭愛國公約的時候,有孩子的人家差不多都訂了「不打孩子」一條,並且普遍的訂上當心火燭,料理家務,注意衛生等條文,這些事情從表面上看起來都是生活上瑣碎的事情,但是做起來以後,大家才體會到家庭的確變了樣了;孩子的歡笑聲代替了過去的吵鬧和號哭,夫妻也和氣得多,鄰居也不吵嘴,同時樣樣節約,保證了捐獻飛機大砲的繳款。婦女王江花說:「我們不打孩子,孩子的發育就不會受到阻礙,身體也會長得更好,將來參加軍事幹校,錄取一定沒有問題。」
   體會到愛國公約的具體意義的祺興里第八小組的全組婦女和全體居民,就這樣充實了生活中間的政治內容,出現了一片新的氣象。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王耘
责任者
童吉夫
相关人物
陳桂仙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