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淸順豐絲廠及大有製種場訂出增產捐獻計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36144
颗粒名称: 德淸順豐絲廠及大有製種場訂出增產捐獻計劃
并列题名: 順豐絲廠共捐獻六千餘萬元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1951年8月,德清順豐絲廠和大有第十蠶種製造場兩個工廠,勞資雙方經過協商,已擬出具體可行的增產捐獻計劃。
关键词: 訂出 增產 捐獻計劃

内容

(本報德清訊)德清順豐絲廠和大有第十蠶種製造場兩個工廠,勞資雙方經過協商,已擬出具體可行的增產捐獻計劃。
   順豐絲廠共有職工三百多人,通過抗美援朝愛國主義敎育,並結合控訴三大敵人,明確敵我界綫,愛國熱情高漲。上月展開學習如何做好增產捐獻,並與資方協商後,一致同意從提高品質和減輕成本着手,訂出增產捐獻計劃如下:
   ㈠增產方面:七成頭號做A級,三成三號做D級,計統扯B高一分,每担絲可多收入二十四萬五千元,每月可產絲五十關担,約可增加收入一千二百二十五萬元,以五個月計算有六千一百二十五萬元。
   ㈡節約方面:煤每天節省半籮,每月省十四羅,五個月計七十籮,合八噸零十五担,約三百萬元,繅拆每担絲省一斤,每月五十担絲計省五十斤,五個月計省二百五十斤,每担繭價作二百二十萬元,合五百五十萬元。共可節省八百五十六萬元。增產節約兩方面合計可捐默六千九百餘萬元。此外,工友們在自覺自願的基礎上决定將財政粮價差額捐獻一千五百萬元。
   大有第十蠶種製造場勞資雙方結合該場具體情况,經過醞釀及反覆討論,訂出具體可行的增產捐獻計劃:㈠春期生產超額製成蠶種(每公分蟻量製淨種十八張為目標)四百三十四張,每張價一萬五千四百元,合六百七十一萬三千九百八十元。㈡秋期擬育蟻量十兩(合四百公分),每公分製種目標原定爲十六張,决定爭取每公分蟻量增製蠶種一張半,計可增加蠶種六百張,合九百二十八萬二千元。(三)在秋期增製蠶種,每百張超額蠶種可增加蛾口繭五斤,共三十斤,每斤價二萬一千元,計六十三萬元。㈣培養桑園一百十六畝,估計可產秋葉二百八十市担,今年夏肥原爲施用人糞尿,後經技工研究結果,改施荳餅,並且提高疏枝,多除雜草一次,估計每畝增產秋葉八十斤,共計九十三担,每担價三萬四千元,合計三百十六萬二千元。(五)秋製春種原須施行人工越夏方法,現改提早飼育,利用天然溫度,上簇及製種時,可以節省炭火二百担,每担價四萬五千元,計九十萬元。(六)每日燈火向用煤油,現擬改用礦燭,每月可省燈油費五萬一千二百五十元,六個月有三十七萬七千五百元,以上共可增產捐獻一千四百零六萬八千餘元。
   (朱培卿)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德清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