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平安大戲」的演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35717
颗粒名称: 批判「平安大戲」的演出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8月17日,当代日报登载了關於筆者對「平安大戲」演出的批判。
关键词: 平安大戲 鬼節 舊社會

内容

農曆七月十五日爲中元節,俗稱「鬼節」。在舊社會裏,浙江廣大地區都循俗演出「平安大戲」,顧名思義,所謂「平安大戲」在當時就是唱了這戲,仰仗神的保佑,地方就可以平安吉慶。因此,唱「平安大戲」主要不在娛樂,而是爲了酬神、了願或超度鬼魂。解放後,「平安大戲」在廣大農村裏,由於土地改革後,農民羣衆覺悟提高,已隨社會制度的變革而淘汰了。
   最近,解放劇場同春劇團沿襲舊俗,循例演出了「平安大戲」,這個戲以及其他「目運戲」在未改好以前原則上是禁演的。但本市文化主管部門為照顧淡月期間藝人生活困難,經縝密考慮後,决召開座談會幫助該劇團將其封建迷信部份刪除後,所餘如「七十二吊」、「疊羅漢」等純技術武術及一唱三彈等優秀的民間藝術部份准予演出,但該劇團曾過份强調落後、恐怖、封建、迷信部份,亦同樣具有諷刺與暴露作用,有保留及演出價值。而擅自竄改演出,違背戲改方針,這是極其錯誤的。
   這個戲劇的本身,在舊社會裏或許還有其一定的進步意義,因爲那時,人民被殘酷的封建統治的桎梏所窒息,喘不過氣來,只好暫時的採用一種消極的藝術形式,將要求說話,要求復仇的積極意志表達出來。如活無常說:「吃的陽間飯,幹的陰間事」等,以影射和諷刺黑暗的社會制度,這在當時原是無可厚非的。但如今把它原封不動的再繼續演出那就不對了,對人民不但毫無益處,而且是十分有害的。因爲,舊社會已經死亡,新社會正需要頌讚和謳歌,這不是很顯然的嗎?爲什麽還要迷戀那些腐爛的骸骨,不肯放步前進呢?更何况這個戲存在着嚴重的封建、落後、迷信、恐怖的毒素,而這些東西又正是整個劇情的構成和演出的主要部份。聽說曾有一個老太太因看這個戲竟被嚇昏過去,豈不是太不「平安」了?!因此,這個戲的原樣演出,是極端有害的。
   事實很明顯:在今天主張無批判、無原則的來原樣扮演這齣戲,就具有醜化舞台形象,鼓吹封建迷信,顚倒歷史,混淆時代的糊塗思想了。(賡)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