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商業通過學習認眞研究訂出具體增產捐獻計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35387
颗粒名称: 布商業通過學習認眞研究訂出具體增產捐獻計劃
并列题名: 預定半年捐獻四億五千萬元首期繳欸超過定額受到表揚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杭州市布商業通過學習認眞研究訂出具體增產捐獻計劃,預定半年捐獻四億五千萬元,首期繳欸超過定額受到表揚。
关键词: 營業額 布商業 計劃

内容

(本報訊)本市布商業共有一一二家會員商號,平時經營各種布疋零售批發,完全是商業性的行業,在增產捐獻運動最初展開時,一般會員都存在着:「我們商業怎麽增產?」的疑問,認爲除按營業額認獻外,別無辦法了,但經過市工商聯及該業公籌會的迭次宣傳動員,會員認識才逐步扭轉過來,又通過多次小組會議醞釀討論,大家就研究出一些增產捐獻辦法的原則,如爭取多做營業額、加强聯購組織、辦理聯運及聯合加工,以減低進貨成本等,初步訂出計劃,决定全業認獻五億六千萬元購買飛機大砲。但大家還是缺乏信心,認爲這些不過是個希望,部份會員更認爲「這是表面文章,將來還不是按營業額攤派了事。」該業爲進一步加强會員信心,使捐獻計劃切實可行起見,除繼續進行宣傳、佈置學習以外,並推定專人,根據該業實際情况,訂出,補充增產捐獻計劃,召開委員、小組長聯席會議討論修正,然後又召開會員大會詳細說明補充計劃的內容,由於計劃切合實際,執行以後不僅可以完成捐獻五億六千萬元的目標,還可使各會員商號改善經營、增加收入,因此獲得全體一致擁護,並保證堅决執行。
   接着該業又將計劃深入宣傳,並發動各會員將捐獻計劃訂入愛國公約,建立檢查制度,同時該業公籌會又與店員工會取得聯系,在各店訂立計劃時,由職工共同推動,配合進行,以求勝利完成增產捐獻的目標。現在該業已按計劃逐步執行,第一期已繳款九千九百五十九萬元,佔認獻總額的百分之十七弱,受到市工商聯的表揚,茲將該業計劃摘要介紹於後:
   (一)爭取增加營業收入:㈠組織物資下鄉,主動爭取營業,迎接大秋收;㈡批發業務會員組織臨時聯銷處,以便利農民把土產出售後換購布疋;該業去年下半年七至十二月份營業額共約六百億元,今年根據農村土改後農民購買力提高的新情况,預計可多做營業額一〇〇億元,估計批發與門售統扯毛利率爲一分,可得毛利十億元,除去開支五厘五,可得純益額人民幣四億五千萬元,全部捐獻;同時該業絕大多數會員均有匯川制度,營業額增加,匯川也跟着增加,職工也能增加了收入,進行捐獻。
   (二)擴大聯購:㈠本年七至十二月份爭取聯購額三百億元,三百億數字中爭取向中國花紗布公司華東區公司進貨四十億元,可減低成本百分之四,計一億六千萬元,提二成作為捐獻,計可捐獻人民幣三千二百萬元。㈡擴大聯購,在上海、杭州兩處設立總辦事處,由各店籌集準備金人民幣三千萬元,爲照顧各小店購貨先付貨款的困難,可能做到見貨付款。
   (三)辦理聯運:根據該業精確計算,如實行貨物聯運,運費僅佔貨價百分之〇·五二〇,而分運原有運費却佔貨價百分之〇·八〇四,全業每月運貨量按五十億元計,可省下」千四百二十萬元運費,除上海、杭州雨辦事處經費外,半年仍可淨省運費六千萬元,以一半作爲捐獻即爲三千萬元。
   (四)聯合加工:該業要加工的布疋,如白布染藍、染紅等,每月約計三百疋,六個月共計一千八百疋,每疋統扯價格爲二十七萬元,聯合加工的工資與分散加工的工資來比較,每疋可便宜工資一萬六千二百元,佔每疋成本百分之六,合計可減低成本二千九百十六萬元,提一成作爲捐獻,計可捐獻二百九十萬元。
   (五)消滅浪費與節約開支:㈠依靠職工,展開反斜剪運動,假定一家店每月做二億營業額,以二成剪斜計算,計營業額四千萬元,每疋布統扯以二十八萬元核計,約開剪布一四三疋,每疋約佔十個顧主,每次剪斜以五分計算,即每疋浪費剪斜量五寸,每月可節省七十一尺五寸,每尺以三、一六〇元作爲標準(包括低檔貨在內),把原價打個八折計算,每尺實價爲二、五三〇元,即每月可消滅浪費十八萬零九百元,全業半年以七百億營業額計,除去批發百分之四十,計二百八十億;尙有門市營業額四百二十億,二成剪斜計八十四億,每億元可消滅浪費九〇、四五〇元,半年可消滅浪費七百六十萬元,全部捐獻。㈡精打細算節約開支:將六開包紮紙改爲紙袋,每令紙五〇〇張,六開可印包紥三千張,紙價每令二十八萬元,印工八萬元,合計爲三十六萬元,如改做紙袋,每令可做四千五百隻,用紙袋可毋須用蔴綫,把蔴綫省下來作為粘工,這樣改革,每令紙的效用可增加三分之一,即每令紙可節省十二萬元,假定每月做二億營業額,以三成營業用這種紙袋,計六千萬元營業,以七尺一次爲標準,每尺以三千四百元計算,計二三、八〇〇元佔紙一張,須用二千五百張,如改用紙袋,可省三分之一,計八三三張,每只袋以八十元計,可省六六、六四〇元。以全業半年門市營業額四百二十億的三成,計一百二十六億元,每億可節省三三、三二〇元,半年可節省四百二十萬元。又從節約水電,利用包布、廢紙及廢繩索、舊信封剪開作便條紙、企業主節省交際應酬等各方面來節省,以全業會員(元豐公司除外)一百十一家每月每家大小店統扯節省五萬元,每月約·可節省五百五十五萬元,半年約可節省三千三百二十萬元,全部捐獻,佔捐獻總額百分之六·七。連前共可節省人民幣三千七百五十萬元。
   在節約開支方面,該業已有若干會員商號取得良好成績,如高義泰布莊以前每月用電最高月份要一百九十餘萬元,普通月份亦要八九十萬元,經節約後,最少月份只有二十餘萬元,目前因為開電扇,約為五十萬元,這說明該店節約僅電費一項,每月已可節減四、五十萬元,但這個成就,是得到勞方的支持,才獲得實現的。又如大通號,以前每月開支要一百七十萬元,現在决定從各方面節省,如節約水電、不吃茶葉,節省車力及其他雜支等,爭取每月節減二十萬元,把支出改爲一五〇萬元,又如大衆號,企業主曹水根以前每天吃酒最少二千元,現在把酒戒去,每月即可節省六萬元,這些都說明這個節省開支的要求,是絕對可以做到的。
   按照這個計劃,該業半年中即可完成捐獻五億六千萬元的目標,該業會員現正根據這個計劃紛紛製訂分戶計劃,以無比興奮的心情和高度的信心為貫澈執行增產捐獻計劃而奮鬥。(通訊員沈以興、本報記者陳介光)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陳介光
责任者
沈以興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