嶄新的印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35269
颗粒名称: 嶄新的印象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8月12日,当代日报登载了關於靑年文工團這次的演出,不論內容和形式上,都給了我們一種嶄新的印象。
关键词: 靑年 文工團 內容 形式

内容

靑年文工團這次的演出,不論內容和形式上,都給了我們一種嶄新的印象。這種印象的構成,是由於節目的內容和形式具備了兩個最大的特點:
   一、內容上,是表現了新時代的新風貌和新的人物形象,而且又是和當前政治任務緊密結合着。在演出的九個節目中,我們所看到的都是歡騰、熱烈的場面,都是爲抗美援朝和新中國建設而艱苦奮鬥的英雄人物。那些二流子、懶漢、流氓、惡霸、官僚以及陰森悲苦的人物和場面再也見不到了,這是反映了時代底眞實,是盡到了文藝工作者應盡的責任。因爲今天的中國已再不是被污辱、被損害、被壓迫的中國了,而是一個嶄新的輝煌的在世界上有着崇高地位的强國之一,是世界和平的堅强堡壘之一,它的人民是無限忠誠、勤勞和勇敢的,而我們新的文藝工作者底任務,就是要刻劃這些,就是要站在時代的前端來反映這些,並且再反轉過來指導這些新的事務的繼續前進。靑年文工團這次的演出,正是緊密地掌握了這一特點,因此,它的每一節目所賦予觀眾的感染和印象都是强烈的,它的大部人物的語言、動作都是和觀眾的思想感情息息相通和起着共鳴作用的。
   二、形式上,是民族化大衆化的,是短小活潑,易演易唱的,在大部節目中,不論舞蹈、戲劇、音樂以及裝置、效果、燈光、道具等都是充滿了民族氣派和民間色彩,但它又不是舊形式的照抄和硬搬,而是經過了揚棄、提煉、加工和灌輸了新的內容的,是一種「新形式的出現」,是一種「變革」。像其中的「綢舞」、「棗紅馬」——這是被觀衆所一致贊許着的,它們就是從京劇和民間秧歌中提煉出來,並且經過了一定的加工和改造的,所以它們給予觀衆的印象,已再不是陳舊的東西,而是明快、輕鬆、熱烈、親切的感覺。
   當然,缺點不是沒有,像有的演員還不能充份領會作品的主題和竹者的意念,而「進入角色」地作到有血有肉的表演。在節目的選材上,也是偏重於北方的形式,不能就江南的地方形式加以汲取和改造,而做到進一步地與江南人民的愛好相結合,這是有待靑年文工團的同志們繼續努力,繼續向生活學習,向民間學習,向各種藝人學習而加以改進的。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蘇東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