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我是個厭世派解放後改變人生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32589
颗粒名称: 過去我是個厭世派解放後改變人生觀
分类号: G210
摘要: 一九五一年七月十六日,当代报刊登平湖稅務局白丁過去是個厭世派解放後改變人生觀來信自述。
关键词: 白丁 改變人生觀 來信自述

内容

編輯同志:
   我家原是很苦,由於父母的辛勤耕作,直至抗日前夕,總算是個「小康」之家,但我爸只會種田,不會拉攏鄉下惡霸,因之,在抗戰時期,我家一共出了五次壯丁,每一次都得要一〇〇餘石穀子。一九四五年的夏天,那時我還只有十七歲,在學校裏唸書,人倒很高大,僞保長爲着又想進行敲榨,把我關進了鄕公所抵壯丁,我爸當然不捨得我去白送死,便在一百度左右的大烈日下奔走了三、四天,凑起了一筆錢,才算買我這個人回來。但兩個月後,我爸便這麽氣死了。
   我痛恨使我爸爸氣死的仇人,尤其是痛恨僞保長後面的拉綫人。但我更恨日本人,我妄想去從軍殺了日本鬼做了官回來給爸爸報仇,因之,我便這麽不自覺地走進了反動的軍營。
   此後,我走遍了好幾省,到處都是一樣,是一個腐朽、黑暗、殘忍的人吃人的世界,我的幻想被打破了,我開始對一切懷疑,但我不敢大胆正視現實,只好回到了學校繼續讀書。
   但學校也不例外,同樣是一團糟。當時我消極得眞想去做和尚,甚至想自殺。但我又錯誤地認識到「救世總有出羣才」,一天一天地等下去。
   由此,我便成一個有嚴重的神經衰弱症的厭世派人物,所謂:「名」呀、「利」呀,對我都不起興趣。
   大軍渡江前後,我參加了革命,但我却背上一大堆思想包袱走進了革命陣營,經三年來黨的領導和敎育,現在我才眞正體念到做人的意義,我的病也全給治好了。使我爸致死的敵人也全在羣衆面前倒下去了,這怎麽叫我不高興呢?因之,我下定决心:我別無所求,只求至少要作一個好好的革命的工作者,来報答黨的敎育。
   平湖稅務局白丁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白丁
责任者